洪起畏

南宋官员 · 镇江知府

洪起畏肖像
洪起畏(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洪起畏,字损轩,南宋末年于潜(今浙江杭州于潜镇)人,一位在南宋末年政治舞台上扮演复杂角色的官员。

洪起畏通过恩荫入仕,早年历任高安县令、处州知州、筠州知州等职,积累了丰富的地方治理经验。他曾担任两浙西路提举学事官,负责教育事务。

1272年,他被任命为两浙运判,同年又出任镇江府知府。正是在这一年,面对蒙古大军的兵临城下,洪起畏最终选择开城投降,将镇江府拱手让予蒙古,这一举动使其在后世史书中被列为“叛臣”。

其生平是南宋末年士大夫在国破家亡之际,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交织的缩影。

主要官职
  • 知高安县事
  • 知处州军州事
  • 知筠州军州事
  • 两浙运判
  • 知镇江府军府事
  • 朝奉郎
社会评价
  • 叛臣 (据史料记载)
  • 为官者:文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生卒年不详

籍贯于潜,字损轩

洪起畏,字损轩,南宋末年于潜(今浙江杭州于潜镇)人。通过恩荫门入仕为官。

未知年份

任高安县令

初入仕途,曾任高安县(今江西省高安市)知县,开始其地方行政生涯。

约1262年-1263年

知处州军州事

调任处州(今浙江丽水)知州,负责一方军政民事。

未知年份

任两浙西路提举学事官

曾担任两浙西路(今浙江西部及周边地区)的提举学事官,负责地方教育和文化事务。

约1267年-1269年

知筠州军州事

出任筠州(今江西高安)知州,继续在地方担任要职。

1272年

任两浙运判,后被免职

被任命为两浙运判,负责漕运和盐铁等经济事务。同年,因不明原因被免职。

1272年

知镇江府,开城降蒙

担任镇江府(今江苏镇江)知府。面对蒙古军队的围攻,洪起畏选择开城投降,将镇江府献予蒙古。

“1272年,任镇江府知府时,他将府城降于蒙古。” — 《宋人传记资料索引》

约1273年

获授朝奉郎

在降蒙后,获授朝奉郎一职,这是宋代文官的散官官阶之一。

主要经历

洪起畏生平的关键点

恩荫入仕与地方治理

洪起畏通过恩荫制度进入仕途,先后担任高安县令、处州知州、筠州知州等地方要职,积累了丰富的行政经验,展现了其作为文官的治理能力。

镇江之降与历史争议

1272年,洪起畏作为镇江府知府,在蒙古大军压境时选择开城投降,这一举动使其在历史评价中被定性为“叛臣”,成为其生平中最具争议和影响力的事件。

晚年官职与时代缩影

降蒙后,洪起畏仍获授朝奉郎一职,这反映了南宋末年和元初时期,许多宋朝官员在改朝换代之际的复杂处境和个人选择,是那个动荡时代的真实缩影。

社会关系

亲属与交游

亲属关系

姓名 关系 备注
洪咨夔 祖父 南宋著名词人、官员

社会交游

  • 姚勉
    曾为洪起畏的生祠作记,记载其生平事迹。
  • 钱说友
    曾作《咸淳改立学门记》,洪起畏可能与此事件或相关建筑有所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