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无咎

1024-1069 | 北宋官员 · 学者

王无咎肖像
王无咎(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王无咎(1024-1069),字补之,北宋南城(今江西省南城县)人。他出身贫寒,凭借勤奋好学,于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步入仕途,成为北宋中期一位重要的官员和学者。

王无咎的仕途虽不长,却历任江都县尉、卫真县主簿、秘书省校书郎等职,展现出卓越的才干。他学识渊博,尤其精通儒家经典,著有《论语解》等重要学术著作,对当时的学术思想产生了积极影响。

他与北宋文坛的诸多名流,如王安石、欧阳修、梅尧臣等均有深厚交谊。王安石曾为他撰写墓志铭,足见其在当时士林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王无咎一生致力于学问与政事,年仅46岁便英年早逝,被追赠直讲,令人惋惜。

代表著作
  • 《论语解》
  • 《王补之文集》
主要荣誉与评价
  • 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
  • 逝世后追赠直讲
  • 王安石为其撰写墓志铭
  • 与欧阳修、梅尧臣等名士交游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024年 (天圣二年)

出生于南城

王无咎出生于北宋南城(今江西省南城县),家境贫寒,但自幼勤奋好学。

1057年 (嘉祐二年)

登进士第

通过科举考试,登嘉祐二年进士,正式进入仕途。

1057年之后

初入仕途

初授江都县尉,后因父丧丁忧。服丧期满后,调任卫真县主簿。

1059年

第一任妻子曾氏去世

第一任妻子曾氏于此年去世,享年33岁。王无咎后与曾氏之妹曾德克续弦。

具体年份不详

任秘书省校书郎及其他职务

曾担任秘书省校书郎、天台县令等职,在任期间勤勉尽责。

一生著述

学术成就与交游

著有《论语解》、《王补之文集》等,展现其深厚学养。与王安石、欧阳修、梅尧臣等当世名流多有书信往来及学术交流。

1069年 (熙宁二年)

英年早逝

王无咎于熙宁二年逝世,享年46岁。逝世后被追赠直讲。

主要成就

对北宋社会与文化的影响

卓越的学术贡献

王无咎在儒家经典研究方面造诣深厚,其《论语解》等著作体现了其独到的见解和深厚的学养,对后世经学研究有一定影响。

勤勉的为官生涯

虽出身贫寒,但通过科举入仕,历任多地地方官及中央秘书省校书郎,展现了其治理才能和对国家社稷的责任感。

广泛的名士交游

与王安石、欧阳修、梅尧臣等北宋文坛和政坛的领袖人物保持密切联系,获得他们的认可与推崇,体现了其个人魅力和学术声望。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交友网络

家族成员

姓名 关系 备注
王君玉 父亲
曾易占 第一任妻父 / 第二任妻父 王无咎先后娶曾易占两位女儿为妻
曾氏 第一任妻子 1059年去世,享年33岁
曾德克 第二任妻子 1108年去世,享年69岁,王絪、王缊之母
王絪 长子
王缊 次子
杨概 长女婿
朱京 二女婿

重要交友与师承

  • 王安石
    王无咎的老师之一,并为其撰写墓志铭。
  • 施大任
    曾教授王无咎。
  • 欧阳修
    王无咎曾致书于他。
  • 梅尧臣
    梅尧臣曾致书于王无咎。
  • 曾肇
    曾为王无咎的文集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