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之先

1021-1095 | 北宋隐士 · 归安人

卜之先肖像
卜之先(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卜之先(1021-1095),字知几,号无味子、无知子,北宋归安(今浙江湖州)人。他以其“隐居(有隐德)”的社会身份而闻名,是宋代士人中追求精神独立、淡泊名利生活态度的典型代表。

卜之先于北宋天禧五年(1021年)出生,卒于绍圣二年(1095年),享年七十五岁。他的一生虽然没有显赫的官职或惊人的功绩,却以其独特的隐居生活和深邃的内在修养,在当时士人阶层中赢得了一定的声誉。

他的别号“无味子”和“无知子”深刻反映了他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精神境界。这些称号暗示了他对世间繁华的淡漠,以及对真理和内心平静的追求。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大隐于市”的哲学,其生活方式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021年

出生于归安

卜之先于北宋天禧五年(1021年)出生于归安(今浙江湖州),其父为卜彦忠。他自幼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性情,对世俗功名不甚热衷。

青年时期(具体年份不详)

字“知几”,得号“无味子”、“无知子”

卜之先字知几,并自号“无味子”和“无知子”。这些别号深刻反映了他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精神境界,暗示了他对世间繁华的淡漠,以及对真理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中年时期(具体年份不详)

选择隐居生活

卜之先选择了隐居的生活方式,远离尘嚣,潜心修身养性。他的隐居并非避世,而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参与社会,通过其“隐德”影响着周围的人,成为当时士人中追求精神独立的典型代表。

1095年

逝世

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卜之先在归安逝世,享年七十五岁。他的一生虽然低调,却以其独特的隐士风范,为宋代士人精神图谱增添了重要一笔。

逝世后

陆佃为其撰写墓志铭

卜之先逝世后,著名学者陆佃(其四女婿石景禧的姑父)为其撰写了墓志铭,记录了其生平事迹和高尚品德,使得卜之先的隐德得以流传后世。

主要事迹

隐士风范与精神遗产

隐居修德,淡泊名利

卜之先毕生坚持隐居生活,不慕荣华富贵,以其“无味子”、“无知子”的别号,展现了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精神境界。他通过自身的实践,诠释了宋代士人追求内心自由与精神独立的崇高品格。

精神独立,影响后世

尽管没有显赫的官职,卜之先的隐居生活和高尚品德在当时士人阶层中广为流传,成为一种精神象征。他的事迹被陆佃等名家记载,对后世士人追求个人修养和精神独立产生了积极影响。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交游

家族成员

姓名 关系
卜彦忠
卜彊本幸存的长子
卜端本三子
卜复本四子
沈达长女婿
顾庠二女婿
蔡浔三女婿
石景禧四女婿

重要交游

  • 陆佃:著名学者,为卜之先撰写墓志铭。陆佃是卜之先四女婿石景禧的姑父,两家有姻亲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