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苏武,字子卿,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人,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忠诚与气节的象征。他以其十九年持节牧羊于北海(今贝加尔湖)的壮举,赢得了后世的无限景仰。
苏武出身官宦世家,父亲苏建曾任代郡太守。公元前100年,他奉汉武帝之命,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匈奴,旨在改善汉匈关系。然而,因匈奴内部变故,苏武被扣留,并被流放到荒凉的北海边牧羊。
在匈奴的十九年间,苏武历经磨难,但他始终手持汉节,不屈不挠,拒绝了匈奴的威逼利诱。他以野菜野鼠充饥,以冰雪解渴,其坚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和对汉朝的忠诚,感天动地。公元前81年,汉昭帝时期,苏武终于得以归汉,受到隆重欢迎,并被封为典属国。
主要事迹
- 公元前100年:奉命出使匈奴
- 十九年:北海牧羊,持节不屈
- 公元前81年:归汉,封典属国
历史评价
- “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 中华民族气节的典范
- 忠诚爱国的楷模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杜陵
苏武出生于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其父苏建曾任代郡太守,家世显赫。苏武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培养了正直的品格。
“苏武字子卿,杜陵人也。” — 《汉书·苏武传》
奉命出使匈奴
汉武帝时期,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奉命持节出使匈奴,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并带去丰厚礼物,旨在改善两国关系。
然而,在匈奴期间,因副使张胜卷入匈奴内部的叛乱事件,苏武受到牵连,被单于扣留。
北海牧羊,十九载坚守
单于多次威逼利诱苏武投降,甚至将其囚禁于地窖,断绝饮食。苏武嚼雪吞毡,仍不屈服。单于无奈,将其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并言“公羊生子乃得归”。
在北海的十九年里,苏武手持象征汉朝使节的旄节,节上的牦牛尾巴全部脱落,但他始终不忘使命,坚守民族气节,以野菜野鼠充饥,与艰苦的环境抗争。
获释归汉
汉昭帝即位后,汉朝与匈奴关系缓和。汉朝多次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在汉朝使者的巧妙周旋下,单于最终同意释放苏武。
苏武归国时,须发皆白,但气节不改。汉昭帝封其为典属国,赐钱二百万,田二顷,宅一区,以表彰其忠诚。
安然逝世
苏武归汉后,安享晚年,受到朝廷的尊敬。他以其传奇的经历和高尚的品格,成为后世景仰的民族英雄。
精神遗产
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
忠诚爱国典范
苏武十九年持节不屈,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始终心系汉朝,坚守民族气节,成为中华民族忠诚爱国的永恒象征。
坚韧不拔精神
在北海的艰苦岁月里,苏武以超乎常人的毅力与坚韧,克服了饥饿、寒冷和孤独,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强大生命力。
文学艺术题材
苏武的故事被后世广为传颂,成为无数诗歌、戏曲、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创作源泉,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亲友
姓名 | 关系 | 备注/身份 |
---|---|---|
苏建 | 父亲 | 西汉代郡太守 |
某氏 | 妻子 | 苏武夫人 |
苏通国 | 儿子 | 苏武归汉后所生 |
注:苏武在匈奴期间曾与当地女子育有一子,名苏通国,后被汉朝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