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与庆

字虚中 | 元代隐居道士 · 野月观建造者

赵与庆肖像
赵与庆(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赵与庆(字虚中),生卒年不详,元代黄岩(今浙江台州)人,是一位著名的隐居道士。

他以其清修的品格和对道教文化的贡献而闻名。赵与庆的事迹虽记载不多,但其在元代至治元年(1321年)于委羽山(今浙江黄岩)建造野月观,为当地道教信仰和文化传播留下了重要的印记。

野月观的建立及其与当时著名文人袁桷的交往,都反映了他在元代社会和道教界的影响力。赵与庆的生平,是元代道教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展现了隐士在社会变迁中的独特角色。

主要活动地点
  • 黄岩州 (籍贯)
  • 委羽山 (野月观所在地)
主要身份
  • 隐居道士
  • 野月观建造者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生卒年不详

元代黄岩人,字虚中

赵与庆,字虚中,籍贯黄岩州(今浙江台州黄岩区),具体生卒年份已不可考。他以隐居道士的身份活跃于元代。

“身居山林,心系大道。”

1321年 (元至治元年)

建造野月观

赵与庆在委羽山(位于今浙江黄岩西北侧)建造了野月观。这座道观不仅是其清修之地,也成为当地重要的道教文化场所。

野月观的建立,对于传承和弘扬道教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反映了元代道教在地方上的发展。

具体年份不详

与袁桷交往

著名元代文学家、史学家袁桷(字清容)曾为赵与庆的野月观撰写了《野月观记》(收录于《清容居士集》)。这篇记文不仅记录了野月观的由来,也间接反映了赵与庆在当时文人圈中的一定声望和影响力。

主要贡献

对道教文化与地方社会的影响

弘扬道教文化

通过建造野月观,赵与庆为道教信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活动场所,促进了道教在黄岩地区的传播和发展,使更多人得以接触和了解道家思想。

文化遗产的创建

野月观作为一处重要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迹,不仅承载了赵与庆的道行,也成为后世研究元代地方道教和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亲友与社会关系

赵与庆的家族与交游

亲属信息

姓名 关系 备注
赵希圣
赵 (名不详)

社会交游

  • 袁桷 (1266-1327):元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曾为赵与庆的野月观撰写记文,显示两人之间存在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