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陈过庭(1071-1130),字宾王,原名扬庭,谥忠肃,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时期著名的正直大臣。他以其坚贞不屈的品格和敢于直谏的精神,在风雨飘摇的北宋末年及南宋初年,为国家社稷贡献了毕生心力。
宋哲宗元符元年(1097年)进士及第。历任多职,官至御史中丞。在宋徽宗时期,他秉持公正,不畏权贵,毅然弹劾当时的权臣蔡京、王黼以及朱勔父子,揭露其专权乱政之罪行。此举虽彰显了其高风亮节,却也因此触怒权奸,被贬流放黄州。
宋钦宗即位后,陈过庭被召回京,官拜中书侍郎,参与朝政。然而,靖康之变后,他不幸被金人俘虏,随徽、钦二帝一同北迁,最终于建炎四年(1130年)在流放地北京(今北京)逝世,享年六十岁。其一生忠义,被后世追谥为「忠肃」,以表彰其忠诚正直、刚正不阿的品德。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越州山阴
陈过庭出生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自幼接受良好教育。
进士及第
宋哲宗元符元年,陈过庭参加科举考试,一举进士及第,从此踏入仕途。
任知蕲州军州事
在此期间,陈过庭担任蕲州(今湖北蕲春)的地方长官,治理一方。
任御史中丞,弹劾权奸
陈过庭升任御史中丞,不畏强权,先后弹劾当时的权臣蔡京、王黼以及朱勔父子,揭露其罪行。因此触怒权贵,被贬流放黄州。
官拜中书侍郎
宋钦宗即位后,陈过庭因其正直品格被召回京城,官拜中书侍郎,位列宰执,参与国家最高决策。
靖康之变,被金人俘虏北迁
靖康之变爆发,北宋灭亡。陈过庭作为使团正使出使金营,不幸被金人俘虏,随徽、钦二帝一同被押解北迁。
逝世于流放地北京
南宋建炎四年,陈过庭在金国的流放地北京(今北京)逝世,享年六十岁。他以忠义之身,客死异乡,为后世所敬仰。
政治生涯
对国家社稷的重大贡献
刚正不阿,弹劾奸臣
在担任御史中丞期间,陈过庭不畏权贵,敢于直言,毅然弹劾当时的权臣蔡京、王黼、朱勔父子,展现了其维护朝纲、匡扶正义的崇高品格。
位列宰执,参与国政
宋钦宗即位后,陈过庭被召回京,官拜中书侍郎,位列宰执,参与国家最高决策,为稳定时局、挽救危亡贡献力量。
忠义殉国,气节永存
靖康之变后,陈过庭被金人俘虏,北迁至流放地,但他始终坚守民族气节,最终客死异乡,其忠诚正直的品德为后世所景仰,被追谥为「忠肃」。
社会关系
家族与社会交往
亲友信息
姓名 | 关系 |
---|---|
陈兢 | 从父 / 伯叔父 |
童居高 | 孙女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