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亨甫

生卒年不详 | 北宋官员 · 史学家

练亨甫肖像
练亨甫(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练亨甫,字葆光,北宋浦城(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亦有记载其为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市)人。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正直的品格,在北宋政坛和史学界留下了重要印记。

练亨甫自幼聪颖,七岁即能属文,十四岁入京师,深得时任宰相王安石的赏识,被呼为“小友”,并破格引为“白衣检讨”,足见其少年得志。

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考中进士,正式步入仕途。其官职涵盖史馆编修、太学正、崇文殿校书郎等,主要负责文献整理、史书编纂及教育管理,展现了其深厚的学识和行政能力。

他曾任泗州推官,并随高遵裕西征,后因故被贬谪至彬州(今陕西省彬州市)担任监税,但很快便得以复职。练亨甫不仅是一位勤勉的官员,更是一位重要的史学家,其在史馆的任职经历,对后世研究北宋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生卒年不详

生于北宋

练亨甫生于北宋年间,具体年份不详,籍贯浦城(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亦有记载为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市)人。

少年时期

才华初显,获王安石赏识

练亨甫自幼聪颖,七岁即能属文。十四岁入京师,深得时任宰相王安石的赏识,被呼为“小友”,并破格引为“白衣检讨”,展现出过人的天赋和早慧。

1073年

进士及第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练亨甫考中进士,正式步入仕途,为国家效力。

1075年-1076年

任职泗州推官

在此期间,练亨甫担任泗州(今安徽省泗县)推官等地方财政职务,积累了丰富的基层行政经验。

任职京官

担任史馆编修、太学正等职

练亨甫在京师担任史馆编修、太学正、崇文殿校书郎等重要职务,主要负责史书编纂、文献整理和教育管理,显示了其在文化和教育领域的专长。

具体年份不详

随军西征与短暂贬谪

练亨甫曾随高遵裕西征,后因故被贬谪至彬州(今陕西省彬州市)担任监税。然而,他很快便得以复职,显示了其能力和朝廷对其的认可。

主要贡献

对北宋的贡献与影响

史学与文献整理

作为史馆编修和崇文殿校书郎,练亨甫参与了北宋史书的编纂和重要文献的整理工作,为后世研究宋代历史留下了宝贵资料,体现了其深厚的史学素养。

行政与地方治理

在泗州推官等地方职务上,练亨甫尽职尽责,参与地方财政管理,展现了其出色的行政能力。即使遭遇贬谪,也很快复职,证明了其在官场的才能。

少年得志与才华

练亨甫年少时即以文才闻名,获得王安石的赏识并被引为“白衣检讨”,这不仅是其个人才华的早期证明,也体现了北宋时期对青年才俊的重视。

社会关系

重要亲友与社会交往

姓名 关系 备注
向传范 岳父
练仪甫 兄弟 练仪甫于1076年考中进士,同为建安(浦城属地)人。
王安石 恩主 / 推荐人 少年时期即获其赏识,被呼为“小友”,引为“白衣检讨”。
高遵裕 幕僚 曾随其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