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

1029-1099 | 文学家 · 官员 · 佛学居士

杨杰肖像
杨杰(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杨杰(1029年—1099年),字子俊,又字次公,号无为子,宋朝无为(今安徽无为)人。他是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官员,同时也是一位虔诚的佛学居士。

杨杰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进士及第,从此步入仕途。他历任多职,包括尚书省礼部司员外郎、侍讲、路提点刑狱公事(两浙路)、权知润州军州事等,最终官至朝散郎、太常寺卿。为官期间,他勤于政事,注重民生,深得百姓爱戴。

在文学方面,杨杰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当代文坛巨匠多有交游,其诗文风格清丽,尤以佛学思想融入文学创作而独具一格。他著有《无为集》十五卷和《乐记》五卷,对宋代文学和佛学思想的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被誉为“无为子”,晚年潜心佛学,著书立说,阐释佛理,成为一代佛学名家。

代表著作
  • 《无为集:十五卷》(1089)
  • 《乐记:五卷》
主要荣誉与成就
  • 宋仁宗嘉祐四年进士
  • 官至太常寺卿
  • 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名家交游
  • 被誉为“无为子”,佛学造诣深厚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029年

出生于宋朝无为

杨杰出生于宋朝淮南西路无为(今安徽无为),自幼接受良好教育。

1059年

进士及第,步入仕途

宋仁宗嘉祐四年,杨杰考中进士,从此开启了他的官宦生涯。

任职期间(具体年份不详)

历任多职,官声卓著

先后担任尚书省礼部司员外郎、侍讲等京官,后外放为路提点刑狱公事(两浙路),并曾权知润州军州事。在地方任职期间,他勤政爱民,政绩斐然。

官至高位(具体年份不详)

官至朝散郎、太常寺卿

凭借其卓越的才华和政绩,杨杰最终官至朝散郎、太常寺卿等重要职位。

1089年

著有《无为集》

杨杰的代表作《无为集》十五卷在此前后完成,收录其诗文,展现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佛学思想。

1099年

逝世,享年70岁

杨杰于1099年逝世,享年70岁。他的一生为北宋的政治、文学和佛学发展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主要成就

对北宋社会的重大贡献

文学创作与传承

杨杰诗文清丽,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名家交游,共同推动了北宋文坛的繁荣。其《无为集》是研究宋代文学和佛学思想的重要资料。

为官清廉,政绩斐然

作为进士出身的官员,杨杰历任京官和地方要职,为官清廉,勤政爱民,在两浙路提点刑狱和知润州期间,注重民生,赢得良好声誉。

佛学居士,思想深邃

号“无为子”,杨杰对佛学有深入研究,将佛理融入其文学创作和日常生活中,对宋代佛学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

社会关系

亲友及重要交游人物

亲属关系

姓名 关系 备注
杨复 父亲
杨作 弟弟

重要交游

  • 赵抃 为其著书作序
  • 欧阳修 从其游
  • 王安石 从其游
  • 苏轼 从其游,为其作匾额、器铭
  • 释思净 欣赏/器重其画作
  • 夏安期 为其作墓志铭
  • 沈立 为其作墓志铭、神道碑
  • 黄莘 为其作墓志铭、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