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赵必曅,字伯暐,号大蓬,南宋时期古田(今福建宁德古田县)人。他以其在南宋末年坚守忠义、抵抗叛乱的壮举而载入史册,同时也是一位有成就的书法家。
赵必曅出身书香门第,祖父赵汝腾、父亲赵崇堂皆为当时名士。他通过恩荫入仕,历任承务郎、承议郎等职,为南宋朝廷效力。
南宋末年,元军南侵,益王南迁。赵必曅作为益王海军将领,在泉州招抚使蒲寿庚拒绝益王船队停靠并屠杀宗室之际,他坚守民族大义,誓死不降,成功逃脱了蒲寿庚的屠杀,展现了崇高的忠诚和气节。
除了官职和忠义之举,赵必曅在书法艺术上亦有深厚造诣,著有《续书谱辨妄》、《茹芝东陵集》等作品,是南宋时期一位文武兼备、品德高尚的典范人物。
代表著作
- 《续书谱辨妄》
- 《茹芝东陵集》
主要身份
- 南宋官员
- 书法家
- 忠义之士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古田赵氏家族
赵必曅,字伯暐,号大蓬,籍贯古田(今福建宁德古田县)。其家族世代书香,祖父赵汝腾、父亲赵崇堂皆为当时名士。
通过恩荫入仕,历任官职
赵必曅通过恩荫制度进入仕途,先后担任承务郎、承议郎等职,为南宋朝廷服务。
追随益王南迁,任海军将领
元军南侵,南宋朝廷危在旦夕,赵必曅忠心耿耿,追随益王(宋端宗)南迁,并担任海军将领,护卫皇室。
坚决抵抗蒲寿庚叛变,誓死不降
当益王船队抵达泉州,招抚使蒲寿庚拒绝停靠并叛降元朝,大肆屠杀宋朝宗室和官员时,赵必曅坚守民族气节,誓死不降,最终成功逃脱了蒲寿庚的屠杀。
“从益王至永嘉,转承议郎。招抚使蒲寿庚与田子真叛降元,遣兵勒草降诏,必曅誓必死。” — 《宋人传记资料索引》
著有《续书谱辨妄》等作品
赵必曅在书法艺术上造诣深厚,留下了《续书谱辨妄》和《茹芝东陵集》等著作,展现了其在文化领域的成就。
主要贡献
对南宋及后世的深远影响
坚守民族气节
在南宋末年国家危难之际,面对叛臣蒲寿庚的威逼利诱,赵必曅坚守忠义,誓死不降,成功逃脱屠杀,为后世树立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典范。
书法艺术成就
作为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赵必曅留下了《续书谱辨妄》等重要著作,对书法理论和实践均有贡献,丰富了南宋的文化遗产。
忠诚的朝廷官员
通过恩荫入仕,赵必曅历任承务郎、承议郎等职,在职期间忠于职守,为南宋朝廷的稳定和运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社会关系
主要亲属及重要关联人物
主要亲属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赵汝腾 | 祖父 | 南宋名士 |
赵崇堂 | 父亲 |
重要关联人物
- 益王 (宋端宗): 赵必曅追随的南宋皇帝,在国家危难之际与其共患难。
- 蒲寿庚: 泉州招抚使,后叛降元朝,拒绝益王船队停靠并屠杀宋朝宗室,赵必曅坚决抵抗其叛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