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师渊

生卒年不详 | 南宋宗室 · 理学家 · 官员

赵师渊肖像
赵师渊(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赵师渊,字几道,号讷斋,南宋时期黄岩(今浙江台州)人,为宋朝宗室成员,亦是著名的理学家和朝廷官员。

赵师渊生卒年不详,但其活跃于南宋时期。他于1172年(宋孝宗乾道八年)登进士第,自此步入仕途。他曾担任将作监主簿、司农寺丞、太常寺丞等中央官职,也曾出任通判、推官、宁海军节度推官等地方职务,为官清廉,政绩斐然。

在学术上,赵师渊是理学大家朱熹的重要门人之一,与朱熹有密切的学术往来,曾就学问与朱熹书信探讨。他还师从应恕,被门人尊称为“艮斋先生”。其学识渊博,对理学思想有深入的理解和实践,是当时重要的理学传播者和实践者。

赵师渊以其宗室身份、卓越的理学成就和丰富的为官经验,在南宋士大夫阶层中享有盛誉。其品德和学问受到时人高度评价,袁燮、叶适等著名学者都曾为其作祭文,足见其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基本信息
  • 字:几道
  • 号:讷斋
  • 籍贯:黄岩(今浙江台州)
  • 身份:宗室成员、理学家、官员
科举与官职
  • 科举:1172年进士
  • 主要官职:将作监主簿、司农寺丞、太常寺丞、通判、推官等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生卒年不详

籍贯黄岩,宗室出身

赵师渊,字几道,号讷斋,籍贯黄岩(今浙江台州),为宋朝宗室成员。其父为赵伯淮或赵伯洙。

1172年

登进士第

于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考中进士,自此踏入仕途,开始其为官生涯。

南宋时期(具体时间不详)

师从应恕,成为朱熹门人

赵师渊曾师从应恕,并与朱熹有密切的学术往来,被列为朱熹的重要门人之一。他与朱熹之间有书信往来,共同探讨理学义理,如《与赵讷斋论纲目书》和《答赵几道》等。

“淳熙初寓黄岩 朱熹以隐居老友称之 门人赵师渊等号艮斋先生” — 《宋人传记资料索引》

南宋时期(具体时间不详)

历任多职,服务朝廷

赵师渊在朝廷中担任过将作监主簿、司农寺丞、太常寺丞等重要官职。在地方,他曾任通判、推官、宁海军节度推官等职,为官期间勤勉尽责,政绩显著。

南宋时期(具体时间不详)

受士大夫推崇

赵师渊的学识和品德受到当时士大夫的广泛认可。陈傅良曾上书推荐他,赵汝愚也曾在1202年推荐过他。在他去世后,袁燮和叶适等著名学者都曾为其撰写祭文,表达了对他的深切缅怀和高度评价。

主要贡献

对南宋社会和理学发展的贡献

理学思想的传播与实践

作为朱熹的重要门人,赵师渊不仅深入学习朱熹的理学思想,更通过其为官和日常交往,积极传播和实践理学,对南宋理学的发展和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官清廉,政绩显著

赵师渊在中央和地方担任多项职务,无论身居何职,皆能秉公办事,勤政爱民。其在将作监、司农寺、太常寺等部门的任职,体现了其在国家治理中的贡献。

宗室士大夫的典范

作为宋朝宗室成员,赵师渊以其卓越的学问和清廉的品格,为宗室子弟树立了积极向学的榜样,展现了宗室士大夫在学术和政治领域的作为。

社会关系

家族成员与社会交往

家族成员

姓名 关系 备注
赵伯淮
赵伯洙
赵师夏 兄弟
赵师游 兄弟
赵师雍
赵师骞
赵师蒧 从兄弟/堂兄弟
赵师端 从兄弟/堂兄弟
赵希怡 女儿
袁甫 女婿
曹逢己 女婿
吕颐浩 妻之祖父 南宋宰相

社会交往

姓名 关系/身份 备注
朱熹 师友 理学大家,赵师渊为其门人,二人有书信往来
应恕 老师 赵师渊曾师从应恕,并尊其为“艮斋先生”
陈傅良 推荐人 曾上书推荐赵师渊
赵汝愚 推荐人 1202年曾推荐赵师渊
袁燮 友人/晚辈 曾为赵师渊作祭文
叶适 友人/晚辈 曾为赵师渊作祭文
沈可亨 请教者 曾向赵师渊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