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岳霖,南宋时期官员,民族英雄岳飞的第三子。他秉承家风,为官清廉,政绩显著,是岳飞后代中承继父志、光耀门楣的代表人物。
岳霖生卒年不详,籍贯贵池(今安徽池州),亦有记载为汤阴(今河南汤阴)。他自幼聪颖,深受家学熏陶。在父亲岳飞蒙冤遇害后,岳霖与兄长岳云、岳雷等一同遭受牵连,历经磨难。孝宗皇帝平反岳飞冤案后,岳霖得以出仕为官。
他曾任右承事郎、朝散大夫等职,后外放地方,担任睦州(今浙江建德)、广州(今广东广州)知州军州事,任内勤政爱民,颇有政绩。晚年被授予敷文阁待制,逝世后追赠太中大夫。岳霖不仅在仕途上有所建树,更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张栻等人有书信往来和学术交流,展现出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广泛的社会交游。
相关著作/交游
- 《钦州学记》(为张栻所作)
- 与朱熹书信往来
主要官职/荣誉
- 右承事郎
- 朝散大夫
- 敷文阁待制
- 卒赠太中大夫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
岳霖出生于南宋时期,具体年份不详。他是民族英雄岳飞的第三子,籍贯贵池(今安徽池州),亦有记载为汤阴(今河南汤阴)。
父亲岳飞遇害
父亲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致死,岳霖及家人受到牵连,被流放岭南。这段经历对岳霖的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
出仕为官
孝宗皇帝为岳飞平反后,岳霖得以出仕,先后担任右承事郎、朝散大夫等职,开始其仕途生涯。
任资州运判期间被贬
在担任资州(今四川资中)运判期间,因故被贬一级。
重新被任命为资州运判
次年,岳霖再次被任命为资州运判,显示其能力得到认可。
知睦州、广州军州事
外放地方,先后担任睦州(今浙江建德)和广州(今广东广州)的知州军州事,治理地方,政绩显著。
与朱熹、张栻交游
与理学大家朱熹有书信往来,并曾为张栻(南轩先生)的钦州学记撰文,显示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广泛的士人交际。
追赠太中大夫
岳霖逝世后,朝廷追赠其为太中大夫,以表彰其生平功绩。
为官生涯与成就
对南宋社会的贡献
秉承家风,清廉为官
岳霖继承了父亲岳飞的忠义之风,为官清廉,不畏权贵。在资州运判任上虽曾被贬,但很快复职,体现了其正直的品格和朝廷对其能力的认可。
地方治理,政绩显著
担任睦州、广州知州军州事期间,岳霖勤于政务,关注民生,有效维护了地方稳定和发展,赢得了百姓的赞誉。
学识渊博,交游广阔
岳霖不仅是位能臣,更是一位学者。他与朱熹、张栻等理学大师的交流,反映了其深厚的学养和对儒家思想的认同,为南宋学术交流做出了贡献。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交游
家族成员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岳飞 | 父亲 | 南宋著名抗金将领,民族英雄 |
岳珂 | 儿子 | 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著有《鄂国金佗稡编》等 |
陈址 | 女婿 |
重要交游
-
朱熹
南宋理学集大成者,岳霖曾与其书信往来,探讨学问。
-
张栻 (南轩先生)
南宋著名理学家,岳霖曾为其钦州学记撰文。
-
秦桧、王会
与岳飞冤案相关联,岳霖家族曾受其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