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公望

字民表 | 北宋官员 · 谏议大夫

江公望肖像
江公望(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江公望(字民表,约1043年-1106年),北宋建德(今浙江建德)人,是北宋时期一位以直言敢谏著称的官员。

他通过科举进士及第,步入仕途,曾担任太常寺博士、左司谏、右谏议大夫等重要职务。在朝为官期间,江公望不畏权贵,敢于直陈时弊,对朝政提出诸多建议,展现了其作为谏官的崇高风骨。

然而,在蔡京执政时期,他因坚持己见,被卷入政治斗争,被列入“元祐党籍”,遭到贬谪,最终在南安军(今江西大余)的贬所逝世。

主要官职
  • 太常寺博士
  • 左司谏
  • 右谏议大夫
  • 知某县事
主要事迹
  • 进士及第,入仕为官
  • 担任谏官,直言敢谏
  • 被列入元祐党籍,贬谪南安军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约1043年

出生于建德

江公望出生于北宋建德(今浙江建德),具体生年不详,根据其进士及第年份推测约在1043年左右。

籍贯为睦州建德,隶属于两浙西路。

1073年

进士及第

通过科举考试,进士及第,由此步入仕途,开始其为官生涯。

任职初期

担任太常寺博士、知县事

初入仕途,曾担任太常寺博士等职,并有知某县事的经历,积累地方治理经验。

建中靖国年间 (1101年)

出任左司谏,直言敢谏

在建中靖国年间,江公望担任左司谏一职。作为谏官,他秉持公正,敢于向皇帝进言,力陈时弊,不畏权贵,展现了正直的品格。

崇宁年间 (1102-1106年)

被列入元祐党籍,贬谪南安军

随着蔡京执政,推行新政,对元祐旧党进行打击。江公望因其政治立场和直言不讳,被列入“元祐党籍”,遭到政治迫害,被贬谪至南安军(今江西大余)。

崇宁五年 (1106年)

逝世于贬所

在被贬谪南安军后不久,江公望于崇宁五年(1106年)在贬所逝世,结束了他正直而坎坷的一生。

主要事迹

对北宋政治与文化的影响

直谏风骨

江公望作为谏官,在北宋后期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坚持原则,敢于直言,体现了儒家士大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担当精神。

元祐党籍事件

因被列入元祐党籍而遭贬谪,是北宋党争的牺牲品之一。他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也凸显了其不屈服于权势的品格。

广泛的社会交游

与朱熹、张栻、杨时等著名学者、官员有密切往来,其人品和学识受到当时许多文化名流的推崇和认可,对后世文化传承亦有影响。

社会关系

亲友与交游

亲属关系

姓名 关系 备注
江公著 兄弟
江公佐 兄弟
江公明 兄弟

主要交游

  • 朱熹
    被欣赏/器重;其建筑得到朱熹题咏、记、命名。
  • 张栻
    曾为其《江谏议奏稿》作序。
  • 刘爚
    曾为其《钓台江公文集》作序。
  • 真德秀
    曾为其作序。
  • 王仲举
    曾为江公望作墓志铭。
  • 杨时
    曾为江公望的书信、书画作跋。
  • 刘克庄
    曾为江公望的书信、书画作跋。
  • 袁燮
    曾为江公望的书信、书画作跋。
  • 梁寅
    曾为江公望的愿文作跋。
  • 释惠洪
    曾为江公望的书画作跋。
  • 蔡京
    江公望曾被其陷害,列入元祐党籍。
  • 赵似
    曾护佑江公望(政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