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赵溍(生卒年不详),字元晋,号冰壶,衡山人,南宋末年重要官员与军事将领。他曾担任多地知州、知府,并长期在沿江和广南地区担任军事要职,参与抵抗蒙古入侵。
赵溍在南宋末年动荡的局势中崭露头角,历任池州、南平军、升州(江宁)、广州、建康府、建宁府等地知州、知府,积累了丰富的地方行政管理经验。尤其是在军事方面,他曾担任沿江水军制置使、沿江制置大使、广南东路制置使等要职,负责边防和抗蒙事务。
然而,其生平也伴随着争议。在蒙古围攻江宁(今南京,即升州)时,赵溍曾担任知升州军州事,但最终城池失守。此外,他撰写的《养疴漫笔》一书,被后世学者认为有为当时权臣贾似道辩护的倾向,使得其历史评价复杂而多元。尽管如此,赵溍在广南地区与将领熊飞合作,成功收复韶州、广州的军事行动,也体现了其在危难之际的努力与贡献。
代表著作
- 《养疴漫笔》(约1276年) - (被指为贾似道辩护,史实存争议)
别号
- 冰壶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籍贯衡山
赵溍,字元晋,号冰壶,籍贯衡山(今湖南衡山县)。具体生卒年份不详,活跃于南宋末年。
权发遣知池州军州事
初入仕途,担任池州(今安徽池州)的代理知州,开始其地方行政生涯。
任南平军知事,授朝散大夫、直焕章阁
担任南平军(今福建南平)的代理知事,并获得朝散大夫的散官衔及直焕章阁的荣誉职衔。
任沿江制置大使,总领淮南西路,知升州军州事
担任沿江地区军事要职,并兼任淮南西路总领及升州(今南京)知州。此期间,南宋面临蒙古军队的强大攻势,江宁(升州)失守,赵溍因此备受争议。
撰写《养疴漫笔》
完成其著述《养疴漫笔》。此书因被指为权臣贾似道辩护,内容史实受到后世学者质疑。
任广南东路制置使,知广州军州事
在南宋末年危急存亡之际,被任命为广南东路制置使兼广州知州。在此期间,他与将领熊飞合作,成功收复了韶州和广州,为南宋的延续做出了努力。
曾被陈文龙弹劾
在仕途生涯中,曾被监察御史陈文龙弹劾,反映了其在朝中复杂的政治关系。
主要成就
对南宋的贡献与影响
军事与边防
在南宋末年抗击蒙古入侵的战事中,赵溍担任沿江、广南等地的军事要职。尤其是在广南地区,他与将领熊飞合作,成功收复韶州、广州,为南宋的延续争取了时间。
地方治理
历任池州、南平军、升州、广州、建康府、建宁府等地知州、知府,积累了丰富的地方行政管理经验,在维护地方秩序和发展经济方面发挥了作用。
著述流传
撰写《养疴漫笔》,为后世研究南宋历史提供了史料。尽管其立场和内容存在争议,但作为一手资料,仍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社会关系
亲属与重要关联人物
亲属关系
|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 赵葵 | 父 | 南宋著名将领 |
重要关联人物
|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 贾似道 | 恩主 | 南宋权臣,赵溍的《养疴漫笔》被指为其辩护。 |
| 陈文龙 | 弹劾者 | 南宋监察御史,曾弹劾赵溍。 |
| 熊飞 | 军事支持对象 | 南宋将领,赵溍曾给予其军事支持,助其收复韶州、广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