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胡稷言(字正思),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官员与学者。他祖籍永康,籍贯常熟,以其深厚的学识和为官经历在当时享有声誉。
胡稷言早年即展现出对学问的追求,曾师从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宋祁。之后,他又进一步受经于理学先驱胡瑗门下,接受了系统的儒家经典教育。凭借其卓越的学识,他通过特奏名的方式进入仕途。
在官场上,胡稷言曾担任通直郎一职,后又出任山阴县丞,负责地方行政事务。他的一生见证了北宋中期的社会变迁与文化繁荣,其家族亦是当时的名门望族。他享年八十岁,为北宋士人阶层留下了典型的学问与仕途并重的印记。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与早年
胡稷言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祖籍永康(今浙江金华永康市),后迁居常熟(今江苏苏州常熟市)。他自幼聪颖,对儒家经典表现出浓厚兴趣,为日后的学问奠定基础。
师从宋祁
胡稷言少时受学于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宋祁。宋祁以其博学多才和主持编纂《新唐书》而闻名,对胡稷言的学问启蒙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其在文学和史学方面打下坚实基础。
受经于胡瑗
随后,胡稷言又拜入理学先驱胡瑗门下,深入研习儒家经典。胡瑗是北宋著名的教育家和理学家,其“明体达用”的教学思想对胡稷言的学术思想形成至关重要,使其在经学和义理方面有所精进。
特奏名入仕
凭借其深厚的学识和师承背景,胡稷言通过特奏名的方式补官,正式踏入仕途。特奏名是宋代科举制度的一种补充,通常授予那些学问渊博但科举不顺的士人,体现了朝廷对人才的重视。
担任通直郎
胡稷言曾被授予通直郎一职。通直郎是宋代文散官的一种,通常授予有一定资历和功绩的官员,表明其在朝廷中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和认可。
出任山阴县丞
之后,胡稷言出任山阴县丞。山阴(今浙江绍兴)在宋代是重要的郡县,县丞作为县令的佐官,负责协助处理地方政务,对地方治理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胡稷言的行政能力。
晚年与逝世
胡稷言一生为官为学,享年八十岁。他的一生是北宋士人阶层的一个缩影,通过学问和仕途服务于国家社会,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印记。
学识与官职
对学问的追求与仕途的实践
师承名儒
胡稷言早年受学于北宋著名文学家宋祁,后又师从理学先驱胡瑗,奠定了其深厚的儒学基础,使其在经学、文学和义理方面均有所建树。
地方治理实践
曾出任山阴县丞,协助地方长官处理政务,参与地方治理,对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地方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特奏名入仕
通过特奏名的方式进入仕途,历任通直郎等职,是北宋士人通过学问和特殊途径入仕的典型代表,体现了其个人才华与时代背景的结合。
社会关系
家族与师友
家族成员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胡枚 | 父亲 | 胡稷言之父 |
胡则 | 从父/伯叔父 | 胡稷言的伯父或叔父,北宋名臣 |
胡峄 | 儿子 | 胡稷言之子 |
师友关系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宋祁 | 老师 | 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新唐书》主编之一 |
胡瑗 | 老师 | 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先驱,“湖学”创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