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刘宬(1195年—1247年),字孟容,南宋福建莆田人。他是一位杰出的官员和学者,以其正直的品格和深厚的学识而闻名。
刘宬于1226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担任罗源县令、青田县令等地方官职,以清廉勤政、体恤民情著称。在任期间,他致力于改善民生,兴修水利,深受百姓爱戴。
除了官场生涯,刘宬在学术上也颇有建树,他曾向陈宓请教经学,与郑寅评议史学,并向蔡渊问学《易经》,留下了《易稿》和《汉考》等著作,展现了他对儒家经典和历史的深入研究。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为南宋的政治清明和学术发展贡献了力量。
代表著作
- 《易稿》
- 《汉考》
基本信息
- 字:孟容
- 籍贯:福建莆田
- 主要身份:南宋官员、学者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195年
出生于福建莆田
刘宬诞生于南宋福建莆田,自幼聪颖,勤奋好学,为日后的仕途和学术生涯奠定了基础。
1226年
进士及第,步入仕途
刘宬通过科举考试,高中进士,正式踏入南宋官场,开始了他为国为民的生涯。
(约1226年后)
任罗源县令、青田县令
先后出任罗源县令、青田县令,在地方治理中展现出卓越的才能和清廉的作风,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具体年份不详)
担任多项中央及地方职务
曾任检踏坑冶官、监庆元府苗米仓、汤镇催煎官等职,后授宣教郎,在不同岗位上为朝廷服务。
(具体年份不详)
潜心学术,著书立说
在为官之余,刘宬不忘学术研究,与陈宓、郑寅、蔡渊等学者交流,著有《易稿》、《汉考》,展现其深厚的学识。
1247年
因哀伤过度离世
被任命为古田县知县,但在赴任途中闻知亲友“习静”的讣告,悲痛欲绝,哀毁过度,数月后不幸离世,享年五十三岁。
人生成就
对南宋社会与学术的贡献
为官清廉,造福一方
刘宬在担任罗源县令、青田县令期间,勤政爱民,体恤民情,致力于改善地方民生,兴修水利,赢得了百姓的广泛赞誉。他的治理实践体现了儒家仁政思想。
学术造诣深厚,著书立说
刘宬不仅是位能吏,更是位学者。他深入研究经史,与当时名儒交流论学,留下了《易稿》和《汉考》等重要著作,对易学和汉代历史研究有所贡献。
社会关系
亲属与师友
亲属关系
姓名 | 关系 |
---|---|
刘弥邵 | 父亲 |
刘性甫 | 长子 |
刘德甫 | 次子 |
师友与交往
姓名 | 关系/事迹 |
---|---|
刘克庄 | 为其作墓志铭、祭文 |
陈宓 | 曾向其请教经学 |
郑寅 | 曾与其评议史学 |
蔡渊 | 曾向其问学《易经》 |
方大琮 | 曾致书于刘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