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如愚

字明远 | 南宋 | 理学家 · 官员

刘如愚肖像
刘如愚(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刘如愚,字明远,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和官员。他出身于福建崇安,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对理学的独到见解而闻名。

刘如愚在绍兴十二年(1142年)与族父刘珙一同考中进士,此后步入仕途,曾任海盐县尉、古田知县、江南西路宣抚处置使司参议官等职。他为官清廉,政绩斐然,深受百姓爱戴。

作为一名理学家,刘如愚与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有着密切的学术往来,二人曾相唱和,共同探讨儒学精义。他的思想和实践,为南宋理学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未知年份

出生于福建崇安

刘如愚,字明远,籍贯福建崇安。崇安在宋代隶属建州,是文化底蕴深厚之地。

绍兴十二年(1142年)

登进士第

与族父刘珙一同考中进士,正式开启仕途生涯。进士及第是宋代士人入仕的重要途径,标志着其学识得到了官方认可。

未知年份

任海盐县尉

初入仕途,被任命为海盐县尉。县尉主要负责地方治安、捕盗等事务,是基层重要的武职。

未知年份

知古田县事

升任古田知县。知县是地方行政长官,全面负责一县的政务,包括民生、教育、司法等。

未知年份

任江南西路宣抚处置使司参议官

在江南西路宣抚处置使司担任参议官。宣抚处置使司是宋代重要的地方军政机构,参议官则负责协助长官处理政务,显示其在朝廷中的地位提升。

未知年份

与朱熹相唱和

刘如愚尤善吟咏,在居乡期间,与理学大师朱熹多有诗文唱和。这不仅体现了其文学造诣,更表明了他在理学思想上的深入探讨和与朱熹的紧密联系。

主要贡献

对南宋社会与思想的贡献

理学思想的实践者

作为一名理学家,刘如愚不仅研习理学经典,更将其思想融入为官实践中,致力于通过儒家伦理道德来治理地方,促进社会和谐。

与朱熹的学术交流

与朱熹的唱和往来,是刘如愚在理学领域的重要印记。这种高层次的学术互动,无疑深化了他对理学的理解,也可能对朱熹的思想产生过启发。

清廉为官,造福一方

在海盐、古田等地任职期间,刘如愚秉持清廉正直的品格,勤政爱民,为地方发展和百姓福祉做出了积极贡献,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社会关系

重要亲友与社会交往

亲属关系

姓名 关系 备注
刘珙 族父 与刘如愚同登绍兴十二年(1142年)进士第。

社会交往

姓名 关系类型 备注
朱熹 相唱和 南宋理学集大成者,刘如愚与其有诗文唱和,探讨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