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朴

1228-1307 | 元代著名戏曲家 · 词人

白朴肖像
白朴(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白朴(1228-1307),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元代著名戏曲家、词人,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他出身官宦世家,祖父白华为金朝翰林学士,父亲白华为金朝枢密院经历官。金元之际,战乱频仍,白朴幼年随家人南迁。其父白华与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元好问是好友,白朴后由元好问收养并悉心教导,这段特殊的经历对其成长和文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白朴一生不慕仕途,寄情山水,潜心文学创作。他擅长诗词、散曲和杂剧,尤以杂剧成就最高。其作品风格清丽,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深刻反映了元代社会风貌和人物情感。

他的杂剧代表作《梧桐雨》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深刻描绘了乱世中的离愁别绪,成为元杂剧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戏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其散曲集《天籁集》也收录了大量优秀作品,展现了他多方面的文学才华。

代表著作
  • 《梧桐雨》(杂剧)
  • 《墙头马上》(杂剧)
  • 《天籁集》(散曲集)
主要荣誉与地位
  • “元曲四大家”之一
  • 元代戏曲文学的杰出代表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228年

出生于真定

白朴出生于真定(今河北正定),祖父白华为金朝翰林学士,父亲白华为金朝枢密院经历官。家学渊源,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基础。

约1230年代

战乱中南迁,受元好问教养

金元之际,战乱频仍,白朴幼年随家人南迁。其父白华与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元好问是好友,白朴后由元好问收养并悉心教导,这段经历对其成长和文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青年时期

隐居不仕,潜心文学创作

白朴成年后,面对元朝统治,选择不入仕途,隐居山林,寄情于诗酒和文学创作。他游历江南,饱览山水,丰富了创作素材和人生阅历。

创作高峰期

杂剧与散曲创作

在此期间,白朴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杂剧和散曲作品。其中,杂剧《梧桐雨》和《墙头马上》成为其代表作,奠定了他在元杂剧领域的崇高地位。他的散曲集《天籁集》也于1287年问世,展现了其在词曲方面的深厚功力。

1307年

逝世

白朴于1307年逝世,享年80岁。他的一生见证了金元易代之际的社会变迁,并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为中国戏曲史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文学成就

对元代文学的重大贡献

“元曲四大家”之一

白朴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列,共同开创了元杂剧的黄金时代,奠定了元曲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经典杂剧《梧桐雨》

《梧桐雨》以其精巧的构思、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美的唱词,成为元杂剧的典范,对后世戏曲创作影响深远。

散曲艺术的杰出代表

白朴的散曲作品风格清丽,意境深远,语言洗练,是元代散曲创作中的精品,代表了元代散曲的较高水平。

社会关系

亲友及文坛往来

亲属关系

姓名 关系 备注
白华 父亲 金朝枢密院经历官,与元好问交好
白恪 弟弟

文坛往来

  • 元好问
    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
    教养之恩
  • 侯克中
    友人
    诗文唱和
  • 王博文
    友人
    为《天籁集》作序
  • 朱彝尊
    清代著名学者、诗人
    为《天籁集》作序
  • 吕师夔
    友人
    诗文赠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