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白

936-1012 | 文学家 · 史学家 · 词人

宋白肖像
宋白(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宋白,字太素,又字素臣,谥号文安、文宪,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6年)生于管城(今河南郑州管城区),另籍贯大名(今河北大名县)。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词人,对宋初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白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进士及第,乾德初年(963年)又在拔萃高等科中脱颖而出。他历任著作佐郎、左拾遗等职,后升任翰林学士,并曾出任鄜州、兖州等地知州。

在文学和史学领域,宋白贡献卓著。他奉宋太宗之命,与李昉等著名学者共同编纂了浩繁的《文苑英华》一千卷,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他本人亦是词坛名家,著有《广平集》一百卷、《建章集》等。

宋白在朝为官期间,曾三度主持贡举,选拔了众多英才,如胡旦、田锡等皆出其门下,对宋初人才培养和文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宋白逝世,享年七十七岁。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936年

出生于管城

五代后唐长兴四年,宋白生于管城(今河南郑州管城区),另籍贯大名(今河北大名县)。

961年

进士及第

宋太祖建隆二年,由著名学者窦仪典贡举,宋白高中进士。

963年

拔萃高等

乾德初年,宋白在拔萃高等科中再次脱颖而出,展现其卓越才华。

乾德年间

任著作佐郎

初入仕途,担任著作佐郎一职。

太宗朝

任左拾遗

在宋太宗时期,担任左拾遗,负责规谏皇帝过失。

雍熙中 (984-987)

奉诏编纂《文苑英华》

奉宋太宗之命,与李昉等著名学者共同编纂大型文学总集《文苑英华》一千卷,对保存唐宋文学遗产功不可没。

991年

升任翰林学士

因其卓越的文学才能和政绩,升任翰林学士,掌管文翰机要。

991年-992年

知鄜州军州事

出任鄜州(今陕西延安)知州,治理地方,政绩显著。

具体年份不详

知兖州军州事

曾出任兖州(今山东济宁)知州,为地方发展贡献力量。

1012年

逝世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宋白逝世,享年七十七岁。

主要成就

对北宋文坛与官场的重要贡献

文学巨著编纂

奉诏与李昉等共同编纂《文苑英华》一千卷,收录大量唐宋文学作品,对保存和传承中华文化遗产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科举选才育人

曾三度主持贡举,以其识人之明,选拔并提携了胡旦、田锡等众多后进才俊,对宋初人才培养和文风建设影响深远。

文学创作与词坛名声

作为一位杰出的词人,著有《广平集》一百卷、《建章集》等,其作品在当时广为流传,奠定了他在北宋文坛的地位。

社会关系

宋白及其亲友、师友

家族成员

姓名 关系 备注
宋旻
宋炎
宋良臣
宋宪臣 次子
宋得臣 三子
宋斑 曾孙/重孙
宋琬 曾孙/重孙
宋氏(江汝明妻) 曾孙女

重要社会交往

  • 窦仪

    建隆二年(961年)典贡举,提拔宋白为进士。

  • 李昉

    雍熙中(984-987年)与宋白共同编纂《文苑英华》。

  • 胡旦、田锡

    皆出宋白门下,为宋白的学生,后成为知名学者。

  • 王禹偁

    与宋白相互欣赏器重,曾致书宋白。

代表著作

宋白先生的文学遗产

《广平集》

共一百卷,是宋白主要的诗文集,收录了其大量的文学创作,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词人风采。

《建章集》

宋白的另一部诗文集,具体卷数不详,但同样是其文学成就的重要体现。

《宋文安公宫词》

创作于991年,反映了宫廷生活和当时的社会风貌,是研究宋代宫廷文学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