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铉

916-991 | 文学家 · 文字学家 · 书法家

徐铉肖像
徐铉(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徐铉(916-991),字鼎臣,祖籍会稽(今浙江绍兴),后迁居南昌(今江西南昌)。他是五代十国南唐及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文字学家、书法家,亦是南唐后期的重要官员。

徐铉自幼孤贫,与其弟徐锴相依为命,随母迁居洪州(今江西南昌)。他勤奋好学,尤其精通文字学,被誉为「小学家」。

在南唐时期,徐铉官至吏部尚书、翰林学士、御史大夫等要职,以文章议论与韩熙载齐名,时称「韩徐」。他曾奉诏校订《说文解字》,对汉字的整理和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南唐灭亡后,徐铉归顺北宋,受到宋太宗的器重,官至右散骑常侍。他以其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格,在宋初文坛占有重要地位,为两宋学术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代表著作
  • 《说文解字》(校订本)
  • 《徐公文集》(又称《骑省集》)
  • 《稽神录》
  • 《质论》
  • 《江南录》
主要成就
  • 校订《说文解字》,贡献卓著
  • 南唐吏部尚书、翰林学士
  • 北宋右散骑常侍
  • 与韩熙载并称「韩徐」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916年

出生于南昌

徐铉,字鼎臣,生于南昌(今江西南昌)。自幼孤贫,与弟徐锴相依为命,随母迁居洪州。

南唐时期

步入仕途,官至要职

在南唐历任校书郎、祠部郎中、兵部侍郎、翰林学士、给事中、御史大夫、吏部尚书等要职。以文章议论与韩熙载齐名,时称「韩徐」。

974年

合撰《说文解字篆韵谱》

与其弟徐锴合撰《说文解字篆韵谱》十卷,为后世研究《说文解字》提供了重要参考。

975年

南唐归宋

南唐灭亡,徐铉随后主李煜归顺北宋。因其学识渊博,受到宋太宗的器重。

976年

授太子率更令

入宋后,被授予太子率更令,后迁右散骑常侍。

986年

奉诏校定《说文解字》

奉宋太宗之诏,与句中正等人共同校定许慎《说文解字》,历时三年完成,对汉字学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991年

逝世

于北宋淳化二年(991年)逝世,享年76岁。

主要成就

对中国文化和学术的重大贡献

文字学巨擘

核心贡献在于对《说文解字》的校订与整理,使这部汉字学经典得以流传,对后世文字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南唐文坛领袖

文章议论与韩熙载齐名,是南唐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文风典雅,对宋初文风亦有影响。

史学与笔记

著有《稽神录》、《江南录》等,其中《稽神录》是重要的志怪小说,具有文学和史料价值。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交游

家族成员

姓名 关系 备注
徐延休 父亲
徐锴 弟弟 与徐铉合撰《说文解字篆韵谱》
卢郢 妻之母舅
吴淑 女婿
徐祐之 孙子

主要交游

  • 友人

    刘式、刘雄、孟宾于、高绅、李中、韩熙载等

  • 学生

    李至 (《宋史》载「至尝师徐铉」)

  • 同僚

    句中正、王克贞 (共同校定《说文》)

  • 诗文往来

    南唐后主李煜、江文蔚、汤悦、严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