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宗悫

985-1042 | 北宋宰执 · 文庄公

晁宗悫肖像
晁宗悫(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晁宗悫(985-1042),字世良,一字世长,谥号文庄,北宋清丰(今河南清丰)人,后居开封。他以制举入仕,历任多职,最终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是北宋中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朝廷重臣。

晁宗悫出身望族,其父晁迥亦是北宋名臣,子孙多有建树,其中曾孙晁补之更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使得晁氏一门在宋代文坛政坛上声名显赫。他的一生见证了北宋仁宗朝的政治变迁,为国家治理和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代表著作
  • 《文林启秀》(十卷)
主要官职与荣誉
  • 参知政事
  • 翰林学士
  • 资政殿学士
  • 谥号:文庄
  • 赠尚书省工部尚书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985年 (雍熙2年)

出生于清丰,后居开封

晁宗悫出生于北宋清丰(今河南清丰),后迁居开封。其父晁迥为北宋名臣,家族世代书香,为其日后入仕奠定基础。

“出身望族,自幼受良好教育,为其仕途打下坚实基础。”

1010年 (大中祥符3年)

制举入仕,开启仕途

26岁时,晁宗悫通过制举(一种特殊的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同时也得益于恩荫制度。这标志著他正式踏入北宋官场。

任职初期 (具体年份不详)

历任多职,积累经验

在仕途初期,晁宗悫历任尚书省礼部祠部司员外郎、尚书省刑部刑部司郎中等职。这些基层和中层职务的历练,为他日后承担更重要职责积累了丰富的行政经验。

1040年-1042年 (庆历元年-庆历2年)

位列宰执,担任参知政事

在北宋仁宗朝,晁宗悫升任参知政事,位列宰执,成为朝廷核心决策层成员。这是他政治生涯的巅峰,参与国家最高层次的政务决策。

1042年 (庆历2年)

逝世,享年58岁,获谥“文庄”

晁宗悫于庆历二年逝世,享年58岁。朝廷追赠其尚书省工部尚书、分司、上轻车都尉等荣誉官职,并赐谥号“文庄”,以表彰其生平的功绩与德行。

主要官职与贡献

对北宋政治与家族的影响

位列宰执

担任参知政事,参与国家最高层决策,对北宋仁宗朝的政治稳定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翰林学士与知制诰

负责起草重要诏令,显示其深厚的文学才能和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为皇帝提供政策建议。

家族荣耀的承继与开创

承继父辈荣光,并为后代开创基业,其曾孙晁补之成为著名文学家,彰显晁氏家族在宋代的深远影响。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交游

家族成员

姓名 关系 备注
晁迥 父亲 北宋名臣
王氏 妻子 岳父为王贽
王贽 岳父
晁仲蔚 儿子
晁仲衍 儿子
晁仲渊 儿子
晁补之 曾孙 “苏门四学士”之一,著名文学家
晁载之 曾孙
晁仲徽 从子/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