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郑与言(1215-?),字直卿,小字仲贤,南宋兴化军莆田县(今福建莆田)人。
他以才学闻名,于南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考中进士,时年四十一岁。郑与言曾担任书院山长,致力于学术研究与教育,是当时重要的学者和官员。
他师从著名易学大家赵以夫,深得其易学要旨,并与文坛巨匠刘克庄有所交集,刘克庄曾为其撰写祭文,足见其在士林中的地位。
别名与字
- 字:直卿
- 小字:仲贤
- 行第:第千二十七
籍贯
- 兴化军莆田县(今福建莆田)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215年 (南宋嘉定八年)
出生于兴化军莆田县
郑与言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勤奋好学,为日后科举入仕和学术研究奠定基础。
具体年份不详 (约1230年代-1250年代)
师从易学大家赵以夫
郑与言在求学期间,拜入著名学者赵以夫门下,深得其易学精髓,对《周易》有深入研究,为其学术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1256年 (南宋理宗宝祐四年)
考中进士
时年四十一岁,郑与言金榜题名,正式步入仕途,成为南宋士大夫阶层的一员。
具体年份不详 (任职期间)
担任书院山长
在为官之余,郑与言亦投身教育,曾执掌书院,传道授业,培养后学,对地方文化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具体年份不详 (逝世后)
文坛巨匠刘克庄为其撰写祭文
郑与言逝世后,其在士林中的声望得到印证,著名文学家刘克庄为其撰写祭文,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哀悼。
主要成就
对南宋社会和文化的贡献
科举入仕,服务国家
郑与言于宝祐四年(1256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以其才学和品德服务于南宋王朝,体现了当时士人“学而优则仕”的抱负。
深研易学,传承文化
他师从著名易学大家赵以夫,深入研习《周易》,不仅继承了前人的学术思想,也为易学研究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执掌书院,教化一方
郑与言曾担任书院山长,在地方教育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通过讲学授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对地方文化教育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士林声望,受人敬仰
郑与言在当时的士林中享有较高的声望,与刘克庄等文坛巨匠有所交集。刘克庄为其撰写祭文,更是对其学识、品格和贡献的肯定。
社会关系
亲属及重要交游
家族成员
姓名 | 关系 |
---|---|
郑伯玉 | 高祖 |
郑兴国 | 曾祖 |
郑履正 | 祖父 |
郑和甫 | 父 |
戴氏(郑和甫妻) | 母 |
王氏(郑与言妻) | 第一任妻子 |
重要交游
-
赵以夫
郑与言之师,著名易学大家。郑与言受业于其门下,深得易学要旨。 -
刘克庄
南宋著名文学家。郑与言逝世后,刘克庄曾为其撰写祭文,足见两人交情及郑与言在士林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