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卫富益,字,号耕读居士,谥号正节先生,元代崇德(今浙江嘉兴崇德)人。他以其高洁的品格和深厚的学识著称于世。
卫富益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宋末元初。宋朝灭亡后,他日夜悲泣,曾为故相文天祥、陆秀夫作祭文,辞意哀惨,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与忠贞。此后,他选择隐居,拒绝元朝征召,坚守民族气节。
他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在崇德建立了著名的白社书院,广收门徒,吸引了众多求学者。他的学生中不乏金履祥、许谦等后来成为重要学者的人物,可见其教学影响之深远。卫富益不仅是一位教育家,也是一位考据学家,其学问严谨,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他的一生,是坚守民族气节、传承文化道统的典范。
别号与谥号
- 耕读居士 (室名、别号)
- 正节先生 (谥号)
主要籍贯
- 崇德州 (今浙江嘉兴崇德)
- 崇德 (秀州)
- 曾居昆山州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悲泣宋亡,隐居拒仕
南宋灭亡后,卫富益日夜悲泣,为故相文天祥、陆秀夫作祭文,辞意哀惨。他深感国破家亡之痛,遂选择隐居,拒绝元朝的征召,以示对故国的忠贞和民族气节。
“宋亡,日夜悲泣,为文祭故相文天祥、陆秀夫,辞极哀惨,遂隐居讲学。”
建立白社书院,潜心讲学
在崇德(今浙江嘉兴崇德)建立了著名的白社书院。他在此广收门徒,潜心讲学,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成为当地重要的教育中心。
“Established the Baishe shuyuan.”
培养杰出学生
著名学者金履祥、许谦成为其学生。卫富益的学说和教育思想通过这些杰出弟子得到广泛传播,对元代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坚守隐逸与考据
卫富益一生坚守“农民”、“隐居授徒”、“考据学家”的身份,并“拒绝出仕”,以其高洁的品格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赢得了“正节先生”的谥号,流芳后世。
主要贡献
对元代社会与文化的重要影响
建立白社书院
在元代社会动荡时期,卫富益在崇德建立白社书院,为学术传承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平台,延续了宋代的儒学传统。
隐居授徒,培养英才
他选择隐居授徒,培养了金履祥、许谦等一批在元代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者,为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坚守民族气节
宋亡后拒绝元朝征召,并为文天祥、陆秀夫作祭文,表达对故国的忠贞,展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成为后世景仰的典范。
社会关系
与卫富益相关的重要人物
姓名 | 关系 | 备注/年份 |
---|---|---|
卫泾 | 直系祖先 | 卫富益的祖先 |
金履祥 | 学生 | 1322年成为其学生 |
许谦 | 学生 | 1322年成为其学生 |
文天祥 | 祭文对象 | 宋亡后为其作祭文,表达哀思 |
陆秀夫 | 祭文对象 | 宋亡后为其作祭文,表达哀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