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栎

1252-1334 | 学者 · 隐士 · 理学家

陈栎肖像
陈栎(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陈栎(1252-1334),字寿翁,号东阜老人,元代休宁(今安徽黄山休宁县)人。他生于宋末,历经宋元鼎革,一生坚守气节,拒绝元朝征召,隐居乡里,以授徒讲学为业,是元代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

陈栎自幼聪颖,博览群书,尤精于儒家经典。他继承朱熹理学思想,并结合自身实践,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理念。他强调学问应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结合,主张通过教育培养有道德、有担当的士人。

他一生淡泊名利,不慕荣华,虽多次被朝廷征召,皆坚辞不就,其高风亮节为世人所敬仰。他在家乡设馆授徒数十载,培养了包括朱升在内的众多杰出人才,对元代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著作《定宇集》等,是研究元代理学和教育的重要文献。

代表著作
  • 《定宇集》(1311)
  • 《勤有堂随录》(1334)
  • 《书集传纂疏六卷首一卷》
  • 《感应经 一卷》
社会地位
  • 元代著名理学家
  • 乡贡进士
  • 隐居授徒的教育家
  • 高风亮节的士人典范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252年

出生于休宁

陈栎生于宋末乱世,自幼聪颖,勤奋好学,对儒家经典表现出浓厚兴趣。

“生逢乱世,唯有学问可安身立命。”

宋末元初

坚守气节,拒绝出仕

面对宋元鼎革,陈栎坚守民族气节,多次拒绝元朝的征召,选择隐居不仕,以示对故国的忠诚和对道统的坚守。

成年后

设馆授徒,传道解惑

在家乡休宁设立“东阜书院”,潜心讲学,培养了包括朱升在内的众多门生,声名远播,成为当地重要的教育家。

1311年

《定宇集》成书

其主要著作《定宇集》汇集了陈栎的学术思想、诗文及对儒家经典的阐发,是研究其思想的重要依据。

1334年

逝世

陈栎逝世,享年83岁。他的一生,是坚守儒家道统、传承文化薪火的一生,其高风亮节和学术成就为后世所景仰。

学术成就

对元代思想文化的重要贡献

理学传承与发展

继承并阐发朱熹理学思想,强调格物致知、修身养性,对元代理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隐居授徒,桃李满天下

长期在家乡设馆讲学,培养了包括明初重要谋士朱升在内的众多杰出人才,对地方教育和人才培养贡献巨大。

高风亮节,士人典范

拒绝元朝征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士不可不弘毅”的儒家精神,成为后世士人景仰的楷模。

著述立说,思想流传

撰写《定宇集》、《勤有堂随录》等著作,系统阐述其理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为他人作记立传

为揭傒斯、汪炎昶等人撰写墓志铭,为程敏政生祠作记,展现其文采与交游广阔。

社会关系

亲友及师友门生

亲属关系

姓名 关系
陈源长
陈照长子
陈勋次子
程怡女婿
吴彬外甥
陈光从子/姪子
陈埜
陈圻
陈基
陈高同族五世孙

师友及门生

姓名 关系描述 相关年份
朱升学生1311年
杨宗赐学生
揭傒斯为其作墓志铭1311年
汪炎昶为其作墓志铭1311年
陈庆勉为其作传、行状、墓志铭1311年
吴惟深为其作墓志铭1311年
胡元为其所著书作序
邓文原有诗文往来
方回有诗文往来
程敏政为其生祠作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