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王师愈(1122-1190),字与正,又字齐贤,小名与老,行第四十,金华人。南宋时期著名官员、学者。
他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考中进士,时年27岁。其家族虽无显赫的祖辈官职,但与金华当地的许多进士家族有姻亲关系,是其家族的开创者。
王师愈一生为官清廉,政绩卓著,曾任左奉议郎、路提点刑狱公事(浙江提点刑狱)、睦州知州、婺州知州、饶州知州、福建转运判官、建宁府知府等要职。
他不仅在仕途上有所建树,更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曾从学于潘良贵,并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吕祖谦等人有密切的学术往来和书信交流。朱熹曾为他撰写神道碑铭,吕祖谦也曾致书于他。
代表著作
- 《焕章公文集》
- 《焕章集》
主要贡献
- 卓越的财政管理能力
- 与理学大师的学术交流
- 开创家族仕途先河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金华
王师愈出生于南宋宣和四年(1122年),籍贯金华(今浙江金华)。
考中举人
在绍兴十四年(1144年)考中举人。
进士及第
绍兴十八年(1148年),王师愈考中进士,时年27岁。自此步入仕途。
任左奉议郎、睦州知州
约在1170年,王师愈被授予左奉议郎一职。同年至1171年,他权发遣睦州(今浙江建德)知州军州事。
任婺州知州
1171年,王师愈被任命为婺州(今浙江金华)知州军州事。
再任福建运判
1186年,王师愈再次被任命为福建运判(福建路转运判官),负责福建路的财政与漕运事务。
任建宁府知府
1187年至1188年,王师愈担任建宁府(今福建建瓯)知府军府事。
学术交游与著作
王师愈曾从学于潘良贵,学习文章写作。他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吕祖谦等人有密切的学术往来和书信交流。朱熹曾为他撰写神道碑铭,吕祖谦也曾致书于他。其孙王柏亦为其作传记和书序。
著有《焕章公文集》和《焕章集》,流传于世。
逝世
南宋绍熙元年(1190年),王师愈逝世,享年69岁。
主要成就
对南宋社会与文化的贡献
卓越的仕途生涯
王师愈在南宋官场历任多职,包括知州、转运判官等要职。他为官清廉,政绩显著,尤其在财政管理方面有所贡献,被归类为“财政官员”。
深厚的学术造诣与交游
他不仅是位能臣,更是位学者。曾从学于潘良贵,并与当时理学大家朱熹、吕祖谦等有密切的学术往来和书信交流,显示其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文学著作与家族传承
王师愈著有《焕章公文集》和《焕章集》,为后世研究宋代文化提供了重要文献。同时,他作为家族中无显赫祖辈官职背景下考取进士的典范,开创了家族的仕途之路。
社会关系
亲友与重要交际
家族成员
姓名 | 关系 |
---|---|
王景文 | 父亲 |
贾氏 | 母亲 |
俞氏 | 妻子 |
王瀚 | 长子 |
王汉 | 次子 |
王洽 | 三子 |
王柏 | 孙子 |
时泾 | 女婿 |
重要交际人物
姓名 | 关系/互动 | 备注 |
---|---|---|
韩元吉 | 举荐人 | 曾举荐王师愈 |
王柏 | 传记作者/书序作者 | 其孙,为其作《王焕章公传》和《重改百笋清风录序》 |
杨时 | 交游 | 曾从其游 |
吕本中 | 交游 | 曾从其游 |
潘良贵 | 师从 | 曾从其学作文章 |
朱熹 | 学术往来 | 为其作神道碑铭、题咏,并有书信往来 |
吕祖谦 | 学术往来 | 曾致书于王师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