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赵元佐(969-1031),字惟吉,别名赵德崇,北宋宗室,宋太宗赵炅长子。他以宗室身份入仕,历任多项重要武职,最终被封为楚王,谥号恭宪。
赵元佐是宋太宗的长子,宋太祖赵匡胤之侄。他自幼聪慧,性情宽厚,深得宋太宗喜爱。作为皇室成员,他很早就参与军政事务,展现出一定的军事才能和治理能力。
他曾被授予天策上将军、军左押衙、控鹤内供奉等武职,并先后受封为汉王、楚王,兼知京兆府、兴元牧等地方要职。其谥号为恭宪,表彰其恭谨守礼、体恤民情的品德。赵元佐的一生,是北宋初期皇室成员参与国家治理的典型代表。
主要封号
- 楚王
- 汉王
- 郡开国侯
- 谥号:恭宪
主要职务
- 天策上将军
- 军左押衙
- 控鹤内供奉
- 知京兆府、兴元牧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969年
出生于北宋开封
赵元佐出生于北宋都城开封,是宋太宗赵炅的长子,自幼聪颖,备受父皇喜爱。
作为皇室嫡长子,其成长备受关注。
青年时期
初入仕途,担任武职
赵元佐早年即被授予军左押衙、控鹤内供奉等武职,开始参与朝政与军事事务,展现出皇室成员的担当。
晋封王爵
先后受封汉王、楚王
随着年龄增长和功绩积累,赵元佐先后被晋封为汉王,兼任兴元牧;后又晋封为楚王,兼知京兆府,地位显赫。
获得殊荣
获授天策上将军
作为宗室中的杰出代表,赵元佐还被授予天策上将军这一荣誉性武职,彰显其在皇室中的崇高地位。
1031年
逝世,谥号恭宪
赵元佐于1031年逝世,享年62岁。朝廷追赠其谥号“恭宪”,以表彰其恭谨守礼、体恤民情的品德。
主要贡献
对北宋皇室与社会的影响
皇室宗亲典范
作为宋太宗长子,赵元佐以其恭谨宽厚的品性,成为北宋初期皇室宗亲的典范,维护了皇室的良好形象。
参与军政要务
他历任多项重要武职和地方要职,如知京兆府、兴元牧等,积极参与国家治理,为北宋的稳定与发展贡献力量。
恭宪之誉流传
其谥号“恭宪”是对他一生品德的肯定,体现了其在遵守礼仪、体恤民情方面的卓越表现,为后世所称道。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亲友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赵弘殷 | 祖父 | 宋宣祖 |
赵炅 | 父亲 | 宋太宗 |
李氏(赵炅妃) | 母亲 | |
赵匡胤 | 伯父 | 宋太祖 |
赵廷美 | 叔父 | |
赵恒 | 弟弟 | 宋真宗 |
赵元份 | 弟弟 | |
赵元僖 | 弟弟 | |
冯氏(冯继业女) | 妻子 | |
赵允升 | 长子 | |
赵允言 | 次子 | |
赵允成 | 三子 | |
赵允诚 | 四子 | |
符承谅 | 女婿 | |
赵汝积 | 七世孙 | |
赵汝愚 | 十七世孙 | |
赵不侮 | 直系后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