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伯淮

1120-1177 | 南宋 | 良吏循吏

赵伯淮肖像
赵伯淮(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赵伯淮(1120-1177),字彦济,南宋黄岩人。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宋太宗之子赵德昭的六世孙,出身皇室宗亲,却以清廉正直、勤政爱民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一代“良吏循吏”。

赵伯淮自幼聪颖,立志报国。他历任多地官职,包括衢州推官、萧山县尉、武义知县、黄州通判等,最终官至六部尚书、平海军节度。无论身居何职,他都心系百姓,体恤民情,兴利除弊,深受百姓爱戴。

其为官之道,深受理学大师朱熹的岳父周皋影响,并与朱熹家族有姻亲关系,可见其家风与学养之深厚。他的一生,是宋代宗室子弟投身仕途、造福一方的典范。

主要官职
  • 六部尚书
  • 平海军节度
  • 衢州推官
  • 武义知县
  • 黄州通判
主要评价
  • “良吏”
  • “循吏”
  • 勤政爱民的典范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120年

出生于黄岩

赵伯淮出生于南宋台州黄岩(今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字彦济。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宋太宗之子赵德昭的六世孙,出身皇室宗亲。

仕途初期

初入仕途,崭露头角

赵伯淮通过科举入仕,早期曾任萧山县尉、衢州推官等职。在地方任职期间,他展现出卓越的才干和清廉的品格,为百姓排忧解难,深受当地民众好评。

地方治理

主政一方,政绩斐然

后历任武义知县、黄州通判等地方要职。在这些岗位上,他积极推行仁政,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改善民生,使所辖之地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政绩斐然。

官至高位

位列朝班,德高望重

凭借其出色的政绩和高尚的品德,赵伯淮最终官至六部尚书、平海军节度,成为朝廷重臣。他以“良吏循吏”之名载入史册,是南宋时期官员的楷模。

1177年

逝世

赵伯淮于1177年逝世,享年58岁。他的一生,是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其清廉正直的品格和勤政爱民的精神,为后世所景仰。

主要事迹

对南宋社会的贡献与影响

清廉勤政的典范

赵伯淮一生为官,始终秉持清廉正直的原则,不畏权贵,不徇私情。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积极推行利民政策,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深受百姓爱戴。

皇室宗亲的楷模

作为宋朝皇室宗亲,他没有沉溺于安逸享乐,而是积极投身仕途,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国为民”的理念,为宗室子弟树立了勤勉为官的榜样。

与理学大师的交集

他与理学大师朱熹家族有姻亲关系,其岳父周皋亦是知名人士。这种深厚的文化背景,不仅影响了他的为官理念和个人修养,也体现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紧密联系。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交游

亲属关系

姓名 关系 备注
赵德昭 六世祖 宋太宗之子,宋太祖七世孙
赵子英 父亲
周皋 岳父
朱熹 妻之叔伯 南宋著名理学大师
赵师渊 长子
赵师骞 次子
赵师游 三子
赵师夏 四子

社会交往

姓名 关系类型 备注
孙应时 撰写者 为其撰写墓志铭、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