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皮子良,字汉公,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官员和文学家。他的一生见证了北宋初期的政治稳定与文化繁荣,以其卓越的文才和勤勉的政绩留名青史。
皮子良于公元962年(建隆三年)出生。其祖籍襄阳,后因避乱迁居会稽(今浙江绍兴)。他的曾祖父皮日休、祖父皮光业、父亲皮粲皆在吴越国或宋朝为官,家族世代书香,仕宦相承。
皮子良自幼聪颖,博览群书,尤其擅长诗文。淳化年间(990-994),他将自己所著的百余卷家集进献给朝廷,因此获得特赐出身,正式步入仕途。他先后担任介休、榆次县主簿,巢县县令等地方官职,后官至散骑常侍。
在任期间,皮子良勤政爱民,处理政务得当,深受百姓爱戴。他不仅在行政上有所建树,更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在当时文坛占有一席之地。其诗文作品对后世研究北宋文学具有重要价值。公元1014年(大中祥符七年),皮子良逝世,享年53岁,安葬于河南永安县。
代表著作
- 《皮子良家集》(百余卷)
主要荣誉
- 淳化年间特赐出身
- 官至散骑常侍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962年 (建隆三年)
出生于会稽
皮子良出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字汉公。其祖籍襄阳,家族世代书香,曾祖父皮日休、祖父皮光业、父亲皮粲皆为官。
淳化年间 (990-994)
特赐出身,步入仕途
皮子良将自己所著的百余卷家集进献给朝廷,因此获得特赐出身,正式进入仕途,时年约31岁。
任职期间 (具体年份不详)
历任地方官职与中央要职
先后担任介休县主簿、榆次县主簿、巢县县令等地方官职,勤政爱民,政绩显著。后官至散骑常侍。
1014年 (大中祥符七年)
逝世,享年53岁
皮子良于此年逝世,享年53岁。安葬于河南永安县(今洛阳附近)。
主要成就
对北宋社会的重要贡献
文学造诣
著有《皮子良家集》百余卷,其诗文在当时文坛享有盛誉,对北宋文学发展具有一定影响。
仕途贡献
历任介休、榆次县主簿,巢县县令等职,勤政爱民,政绩显著,最终官至散骑常侍,为朝廷效力。
家族传承
延续家族世代为官的传统,其子皮仲容亦有所成,为家族荣耀增添光彩。
社会关系
皮子良的亲友与重要关联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皮粲 | 父亲 | 曾任吴越国官职,后仕宋 |
皮仲容 | 儿子 | 皮子良唯一幸存的儿子 |
张奎 | 女婿 | (未详具体信息) |
尹洙 | 友人 | 北宋著名文学家,为皮子良撰写墓志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