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徐侨(1160年—1237年),字崇父,一字崇甫,号毅斋,谥号文清,南宋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他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誉为“金华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徐侨早年师从朱熹、吕祖谦等理学大师,深得其学术精髓。淳熙十四年(1187年)举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历任上饶主簿、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国子监祭酒、太常寺少卿、尚书省工部侍郎等要职。
他一生致力于理学研究与传播,主张“学以致用”,强调知行合一,对朱子理学有独到阐发。在教育方面,他广收门徒,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对南宋的学术思想和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为官清正,体恤民情,在地方治理和朝廷政务中均有建树,是南宋后期一位德高望重的士大夫。
字号与谥号
- 字:崇父、崇甫
- 号:毅斋
- 谥号:文清
籍贯与学派
- 籍贯: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
- 学派:金华学派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婺州义乌
生于南宋绍兴三十年,籍贯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
举进士,初入仕途
考中进士,被调任上饶主簿,开始其漫长的为官生涯。
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
入朝为官,担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兼任吴益王府教授,负责典籍校勘和皇室教育。
历任南康军司法参军、严州推官
在地方任职,负责司法事务,展现其治理才能。
主管尚书省工部、刑部架阁文字
负责尚书省重要文书管理工作。
任殿中省尚舍奉御、上轻车都尉
在殿中省任职,并获封上轻车都尉。
知舒州,兼任江南东路提举常平
出任舒州知州,并负责江南东路常平事务,稳定物价,保障民生。
权国子监祭酒
主持最高学府国子监,推动教育发展,培养国家栋梁。
任宝谟阁待制
获授宝谟阁待制,参与国家重要典章制度的制定与修订。
任太常寺少卿、尚书省工部侍郎等
担任太常寺少卿、国史院编修、国史实录院编校文字、尚书省工部侍郎等重要职务,达到其仕途巅峰。
逝世,享年78岁
于南宋嘉熙元年逝世,享年七十八岁,朝廷追赠谥号“文清”。
主要贡献
对南宋社会和学术的深远影响
理学传承与发展
作为朱熹、吕祖谦的弟子,徐侨深入阐发朱子理学,并结合自身实践,形成独特见解,是金华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对理学的普及和深化做出了贡献。
教育英才,桃李满天下
徐侨广收门徒,悉心教导,培养了如叶由庚、龚应之、楼大年、朱中、叶邽等众多杰出学者和官员,为南宋的学术界和政界输送了大量人才。
为官清廉,政绩卓著
徐侨历任多职,无论在地方还是朝廷,都以清正廉洁、体恤民情著称。他在治理地方、稳定物价、推动政务方面均有建树,深得百姓爱戴。
社会关系
家族与师友
亲属关系
|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 吕绍义 | 岳父 | |
| 徐人杰 | 嗣父 / 从父 | |
| 徐侃 | 从兄 | |
| 徐倬 | 从兄 | |
| 徐銶 | 长子 | |
| 徐钧 | 次子 | |
| 徐鏄 | 三子 |
师友门生
|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 朱熹 | 老师 | 南宋理学集大成者,徐侨是其重要弟子 |
| 吕祖谦 | 老师 | 金华学派创始人之一,徐侨亦受其教诲 |
| 王炎泽 | 老师 | 曾教授徐侨 |
| 王世杰 | 老师 | 曾教授徐侨 |
| 陈文蔚 | 同门 / 友人 | 与徐侨有书信往来,探讨学问 |
| 叶由庚 | 学生 | 徐侨门人 |
| 龚应之 | 学生 | 徐侨门人 |
| 楼大年 | 学生 | 从徐侨游学 |
| 朱中 | 学生 | 徐侨弟子 |
| 叶邽 | 学生 | 徐侨学生 |
| 余嵘 | 被推荐者 | 曾被徐侨推荐 |
| 王柏 | 学术交流 | 曾为徐侨书跋 |
| 吴师道 | 学术交流 | 曾为徐侨谥议 |
代表著作
徐侨的学术遗产
- 《毅斋诗集别录》
- 《尚书括旨》
- 《读易记》
- 《读诗记》
- 《毅斋诗集》
- 《杂说》
徐侨的著作涵盖诗文、经学、理学等多个领域,展现了他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广博的知识视野,为后世研究宋代思想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