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修古

1011-1081 | 北宋官员 · 文人

陈修古肖像
陈修古(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陈修古(1011年—1081年),字几道,北宋须城(今山东东平)人。他以恩荫入仕,历任多职,为官清廉,是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文人官员。

陈修古出身于北宋时期,通过恩荫制度步入仕途。他一生历任多职,包括太庙斋郎、乐寿县主簿、润州司理参军、安远知县事、大理寺丞、国子监博士等。无论身居何职,陈修古都以清廉自守,勤于政事,深受百姓和同僚的尊敬。

在地方任职期间,他注重民生,兴办教化,致力于改善地方治理。在京为官时,亦能恪尽职守,为朝廷献策。其生平事迹多见于著名文人刘挚所撰的墓志铭中,展现了他作为一名儒家士大夫的品格与担当。

主要官职
  • 太庙斋郎
  • 乐寿县主簿
  • 润州司理参军
  • 安远知县事
  • 大理寺丞
  • 国子监博士
社会地位
  • 为官者:文
  • 恩荫入仕
  • 北宋文人官员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011年

出生于须城

陈修古出生于北宋须城(今山东东平),字几道。

某年间

以恩荫入仕,初任太庙斋郎

陈修古通过恩荫制度进入仕途,最初担任太庙斋郎。

某年间

任乐寿县主簿

在乐寿县(今河北献县)担任主簿一职,开始其地方行政生涯。

某年间

任润州司理参军

调任润州(今江苏镇江)司理参军,负责司法刑狱事务。

某年间

出任安远知县事

升任安远(今江西赣州安远县)知县事,独当一面,治理地方。

某年间

调任大理寺丞

回到中央,担任大理寺丞,参与国家司法审判工作。

某年间

任国子监博士

担任国子监博士,负责教育和学术事务,体现其文人身份。

1081年

逝世

陈修古于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逝世,享年71岁。

主要成就

对北宋社会的贡献

为官清廉,勤于政事

陈修古在各地任职期间,始终秉持清廉的操守,勤勉政事,为百姓谋福祉,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兴办教化,注重民生

在地方任职时,他关注教育和文化发展,推动地方教化,同时致力于改善民生,解决百姓疾苦。

儒家风范,士人典范

作为一名北宋文人官员,陈修古以其高尚的品德和才学,成为当时士大夫阶层的典范。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交游

家族成员

姓名 关系 备注
陈肃
陈希古 (注:与人物本人同名,可能为数据录入有误或指另一位同名者)
陈孝标 从子/侄子
陈孝若 从子/侄子
聂伯坚 女婿

重要交游

  • **刘挚:** 著名文人,为陈修古撰写了墓志铭,可见二人交情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