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张炎,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张春水,南宋末至元初著名词人、词学理论家。他出身于词学世家,是南宋词坛的领军人物之一,对词的创作和理论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张炎于南宋淳祐八年(1248年)出生于临安(今杭州),祖籍成纪(今甘肃秦安)。他是南宋名将张俊的后裔,家学渊源,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南宋灭亡后,他隐居不仕,寄情山水,以词抒发故国之思和身世之感。
其词风清雅,格调高远,尤以清空、骚雅见长。他不仅是杰出的词人,更是中国词学史上重要的理论家,其《词源》一书系统阐述了词的创作理论、格律和品评标准,对后世词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词中之《诗品》”。
代表著作
- 《词源》
- 《山中白云》
- 《玉田词》
- 《乐府指迷》
主要评价
- 南宋词坛领军人物
- 词学理论奠基者
- “清空”词风代表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临安
张炎出生于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祖籍成纪(今甘肃秦安)。他是南宋名将张俊的后裔,家世显赫,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为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词学世家熏陶
张炎的家族是著名的词学世家,其祖父、父亲皆擅长词作。在家族的熏陶下,张炎自幼便对词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展现出过人的才华,开始其词人之路。
南宋灭亡与隐居
南宋都城临安陷落,标志着南宋王朝的覆灭。张炎作为宋室后裔和士人,拒绝在元朝出仕,选择隐居山林,以词抒发亡国之痛和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词源》与《山中白云》问世
隐居期间,张炎潜心创作和理论研究,完成了其最重要的词学理论著作《词源》,系统阐述了词的创作理论、格律和品评标准。同时,其词集《山中白云》也编纂成型,收录了大量抒发亡国之思和隐逸情怀的佳作。
逝世
张炎于元延祐七年(1320年)逝世,享年73岁。他的一生见证了南宋的兴盛与衰亡,其词作和词学理论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文学成就
对中国词坛的重大贡献
词学理论巨著《词源》
《词源》是中国词学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词的理论专著,内容涵盖词的体制、音律、创作方法、风格流派及品评标准等,对后世词学研究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清空”词风的代表
张炎的词作以“清空”为主要风格,其词境清雅,意蕴深远,摆脱了南宋后期词坛的靡靡之音,开创了词风新境界,对元明清词坛影响巨大。
故国之思与隐逸情怀
张炎的词作饱含亡国之痛和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以及隐居后的淡泊情怀。其词情感真挚,意境深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是南宋遗民词的典范。
社会关系
亲友与交游
亲属关系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张俊 | 直系祖先 | 南宋著名将领,张炎为其后裔 |
交游与往来
姓名 | 关系类型 | 描述 |
---|---|---|
郑思肖 | 序跋往来 | 为张炎《山中白云》作序 |
仇远 | 序跋往来、诗文赠答 | 为张炎《山中白云》作序,有诗文赠答 |
舒岳祥 | 序跋往来 | 为张炎《山中白云》作序 |
陆文圭 | 序跋往来 | 为张炎《山中白云》作序,张炎为其诗文作跋 |
杨缵 | 诗社成员 | 与张炎同为诗社成员 |
戚明瑞 | 书画往来 | 张炎为其书画作跋 |
陆行直 | 书画往来 | 张炎为其书画作跋 |
马臻 | 书画往来 | 张炎为其书画作跋 |
干文传 | 临别赠言 | 张炎为其作临别赠言 |
陈恕可 | 临别赠言 | 张炎为其作临别赠言 |
周暕 | 临别赠言 | 张炎为其作临别赠言 |
舒襟 | 临别赠言 | 张炎为其作临别赠言 |
黄公望 | 临别赠言 | 张炎为其作临别赠言 |
戴表元 | 临别赠言 | 张炎收到其临别赠言 |
吴文英 | 文学批评 | 张炎曾对其词风进行批评 |
梁柱 | 诗文赠答 | 张炎有诗文赠予 |
赵与仁 | 诗文赠答 | 张炎有诗文赠予 |
李师善 | 诗文赠答 | 张炎有诗文赠予 |
屠约 | 诗文赠答 | 张炎有诗文赠予 |
袁桷 | 诗文赠答 | 张炎收到其诗文赠答 |
陆垕 | 题咏往来 | 张炎为其建筑物题咏 |
邓牧 | 诗文往来 | 张炎为其诗文作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