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奕

宋代 | 官员 · 良吏

刘奕肖像
刘奕(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刘奕,字蒙伯,又字象伯,宋代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生卒年不详,享年53岁。

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及第,自此步入仕途。他一生为官清廉,政绩卓著,被誉为“良吏”。

曾任凤翔军节度六部尚书、漳州通判、荥阳知县、屯田官、招讨使等要职。在各地任职期间,他注重民生,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深受百姓爱戴。

刘奕与同时代的名臣韩琦、蔡襄等人均有交集,其墓志铭由著名文学家蔡襄撰写,足见其生前地位与声望。

基本信息
  • 籍贯: 闽县 (今福建福州)
  • 享年: 53岁
  • 别名: 蒙伯,象伯 (字)
主要身份
  • 宋代官员
  • 良吏
  • 进士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030年

进士及第

仁宗天圣八年,刘奕通过科举考试,进士及第,正式步入仕途,开启了他的为官生涯。

任职通判

出任漳州通判

曾任漳州通判等职,协助地方长官处理政务,协调军民关系,积累了丰富的行政经验。

任职知县

治理荥阳县

曾任荥阳知县,在任期间,他致力于地方治理,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深受当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任职屯田官

主管屯田事务

担任屯田官,负责管理和发展屯田,推动农业生产,为国家的财政和军事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

任职招讨使

维护地方稳定

曾担任招讨使,负责平定叛乱,维护地方治安,展现了其在军事和稳定方面的才能。

1051年

受韩琦赏识

被著名宰相韩琦辟为幕僚,显示了其卓越的才能和广泛的人脉。

享年53岁

逝世,蔡襄撰写墓志铭

刘奕享年53岁。其逝世后,由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襄为其撰写墓志铭,足见其生前在士大夫阶层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主要事迹

对宋代社会的重要贡献

为官清廉,政绩卓著

刘奕被誉为“良吏”,在多地任职期间,均能体恤民情,兴利除弊,以其清廉的品格和卓越的政绩赢得了百姓的广泛赞誉。

地方治理与民生改善

担任通判、知县期间,他致力于地方治理,尤其在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方面成效显著,有效改善了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

军事与屯田贡献

曾任招讨使,维护地方稳定;担任屯田官,推动农业生产,为国家财政和军事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展现了其多方面的才能。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交游

家族成员

关系 姓名 备注
父亲 刘若虚
长子 刘康夫
次子 刘宁夫
三子 刘岐夫
刘知至
曾孙 刘松
长女婿 韩昌国
二女婿 陈章
三女婿 林回

重要交游

人物 关系类型 时间 备注
韩琦 被辟为幕僚 1051年 被著名宰相韩琦赏识并招募
蔡襄 墓志铭作者 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其撰写墓志铭
蔡襄 祭文作者 1051年 为其撰写祭文《祭刘屯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