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晏

716-780 | 宰相 · 财政专家

刘晏肖像
刘晏(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刘晏,字士安,行第四,唐代著名宰相、卓越的财政改革家。他生于开元四年(716年),卒于建中元年(780年),享年六十五岁。

刘晏以其在安史之乱后对唐朝财政体系的重建和改革而闻名,被誉为唐代最杰出的理财能臣。他自幼聪慧,七岁时即以“神童”之名被唐玄宗召见。

在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衰退,财政濒临崩溃。刘晏临危受命,担任度支盐铁使、江淮转运使等要职,主持全国财赋。他通过改革盐法、漕运、铸钱等一系列措施,开源节流,使唐朝财政转危为安,国库充盈,为大唐的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刘晏不仅精通财赋,还曾担任京兆尹、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等重要职务,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均有建树。他为人清廉,知人善任,深得代宗、德宗两朝皇帝的信任。他的理财思想和实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古代财政史上的重要篇章。

代表著作
  • 《春秋公羊违义》
主要身份
  • 唐代宰相
  • 杰出财政专家
  • 文学家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716年

出生于长安全城

刘晏出生于唐朝开元四年(716年),籍贯长安全城。他自幼聪慧过人,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约722年

七岁神童面圣

年仅七岁时,刘晏便以“神童”之名被唐玄宗召见,其才华初露锋芒。

749年

初入仕途,任侍御史

刘晏正式步入仕途,担任侍御史一职,开始其漫长的政治生涯。

756年

任度支郎中

安史之乱爆发后,刘晏被任命为度支郎中,开始接触并管理国家财政事务。

760年

出任京兆尹、河南府尹

刘晏先后担任京兆尹、河南府尹等地方要职,积累了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

762年

兼任江淮转运使,主持财赋

刘晏被任命为户部侍郎,并兼任江淮转运使,全面负责全国的财赋运输和管理,开启其财政改革的序幕。

763年

拜相,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因其卓越的理财能力和政治才能,刘晏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成为宰相,并兼任吏部尚书。

771年

分领诸道财赋,深化改革

刘晏进一步被授予分领诸道财赋的重任,继续推行并深化各项财政改革,使唐朝国库日益充盈。

780年

被诬陷遇害

因权臣构陷,刘晏被贬为忠州刺史,同年遇害,享年六十五岁。一代理财名臣就此陨落,令人扼腕。

主要成就

对唐朝乃至后世的重大贡献

卓越的财政改革家

刘晏在安史之乱后,通过改革盐法、漕运、铸钱等一系列措施,使唐朝财政转危为安,国库充盈,为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辅佐两朝的宰相

长期位居宰辅,辅佐代宗、德宗两朝皇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提出多项重要建议,对维护唐朝稳定和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

杰出的文学家

刘晏不仅精通政务,在文学方面也有深厚造诣,诗文俱佳,与多位著名诗人有交往,其著作《春秋公羊违义》亦流传后世。

社会关系

亲友与社会交往

亲属关系

姓名 关系 备注
刘知晦 父亲
刘暹 兄长
刘执经 儿子
刘宗经 儿子
潘炎 女婿
潘孟阳 孙子

社会交往

姓名 关系类型 年份
崔造 友人 774年
郑珣瑜 推荐关系 774年
岑参 诗文交往
刘长卿 诗文交往
王昌龄 诗文交往
李颀 诗文交往
钱起 诗文交往
郎士元 诗文交往
张众甫 诗文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