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陈贻范,字伯模,北宋临海(今浙江临海)人,是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官员和学者。
他于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及第,此后步入仕途,曾担任宗正寺丞、处州(今浙江丽水)通判等职。陈贻范不仅在政务上有所建树,更在学术上有所追求,其学说深受胡瑗、陈襄等名儒的影响,被视为他们的门人。
陈贻范为人正直,品行高洁,其节操曾受到北宋名臣范仲淹的称道。他一生致力于学问与实践,著有《千题适变录》和《庆善集》等著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代表著作
- 《千题适变录》
- 《庆善集》
主要身份
- 北宋进士
- 朝廷官员
- 学者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生卒年不详
出生于临海
陈贻范,字伯模,籍贯临海(今浙江临海),隶属于台州,是两浙东路的重要人物。
“临海人(宋人传记资料索引(电子版))。”
1067年
进士及第
于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通过科举考试,获得进士身份,正式步入仕途。
任职期间(具体年份不详)
担任宗正寺丞
曾被授予宗正寺丞一职,负责皇族事务,体现了其在朝廷中的地位。
任职期间(具体年份不详)
出任处州通判
外放为处州(今浙江丽水)通判,协助地方长官处理政务,积累了丰富的基层治理经验。
治平年间(1064-1067年)
与潘思孟为友
与字几道的临海人潘思孟结为好友,潘思孟以道义自高,乡人多师从于他,可见陈贻范交友之广且重品德。
学派影响
受教于胡瑗、陈襄
其学问深受北宋著名学者胡瑗和陈襄的影响,被视为他们的门人,这表明陈贻范在学术上承袭了当时重要的儒学思想。
生平事迹
节行受范仲淹称道
陈贻范的品德和节操曾受到北宋名臣范仲淹的称赞,这进一步彰显了他在当时士人中的良好声誉。
主要事迹与贡献
陈贻范在仕途与学术上的成就
仕途经历
通过进士科举入仕,先后担任宗正寺丞、处州通判等重要官职,为北宋王朝的稳定与发展贡献力量。
学术传承
受教于胡瑗、陈襄等著名学者,继承并发展了他们的学术思想,成为当时学界的重要一员。
文学著述
著有《千题适变录》和《庆善集》,这些作品是研究北宋文化和陈贻范思想的重要资料。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交友网络
家族成员
姓名 | 关系 |
---|---|
陈M | 父 |
陈贻序 | 弟 |
陈师纯 | 子 |
陈师圣 | 子 |
社会交往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潘思孟 | 友 | 字几道,临海人,治平间与陈贻范为友,以道义自高,乡人多师之。 |
胡瑗 | 受其学说影响 | 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
陈襄 | 受其学说影响 | 北宋著名官员、学者。 |
范仲淹 | 称道其节行 |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