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缜

1079-1137 | 业进士 · 地方士人

杜缜肖像
杜缜(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杜缜,字伯玉,生于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卒于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享年59岁。其先世为京兆府人,后迁居越州余姚。

杜缜一生虽未能在科举仕途上取得显赫成就,但他以“业进士”的身份,长期活跃于地方,成为一名重要的“地方士人/乡绅”。他不仅是家族的传承者,更是地方文化与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和参与者。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这一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杜缜作为地方精英,其存在对于维系地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可能参与了地方教育、乡里纠纷调解、文化传播等事务,体现了宋代士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在地方层面的实践。

主要身份
  • 业进士
  • 地方士人/乡绅
家族背景
  • 先世京兆府人
  • 后迁居越州余姚
  • 从祖杜衍曾任重要官职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079年(北宋元丰二年)

出生于京兆府

杜缜,字伯玉,生于北宋元丰二年,其家族世代居住于京兆府。自幼接受良好教育,为日后求学打下基础。

具体年份不详

家族迁居余姚

杜缜家族迁居至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此后杜缜便以余姚为主要活动地,成为当地重要的士人。

具体年份不详

科举求仕,获“业进士”之称

杜缜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虽未能高中进士入仕,但其学识渊博,被时人尊称为“业进士”,表明其具备进士的学问水平。

1137年(南宋绍兴七年)

逝世于余姚

杜缜于南宋绍兴七年逝世,享年59岁。其墓葬于山阴县,由著名文人李光为其撰写墓志铭,足见其在当时士林中的地位。

社会地位与影响

作为地方士人的贡献

维护地方秩序

作为地方士人,杜缜可能参与了乡里纠纷的调解,协助官府处理地方事务,为维护余姚地区的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推动文化教育

“业进士”的身份表明其学识深厚,他可能在地方兴办私塾,教授乡里子弟,或参与地方文会,对余姚的文化教育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家族与社会联结

杜缜通过其家族网络和个人声望,成为连接地方与士大夫阶层的重要纽带,对地方社会结构产生影响。

社会关系

亲友与重要交往

家族成员

姓名 关系
杜衍 从祖;伯叔祖
杜调
杜师旦 长子; 第一子
杜师望 次子
韩师尧 长女婿
顾大陆 二女婿

重要交往

  • 李光: 著名文人,曾为杜缜撰写《杜府君墓志铭》,收录于《庄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