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黄瑊(字公度),北宋时期福建浦城人,一位以清廉正直、才干出众而闻名的循吏。他的一生是北宋官僚体系中勤勉奉公的典范。
黄瑊早年通过荐举和恩荫进入仕途,历任多职,包括国子监博士、太子中舍人、尚书省工部虞部司员外郎等京官,也曾外放地方,担任知抚州军州事、广济军都大提举辇运等要职。无论身居何位,他都以其明敏的才干和公廉的品性赢得广泛好评,深受时人赞誉,特别是得到蔡襄等名臣的器重。
他被史书评价为“良吏”和“循吏”,在为官期间,致力于地方治理,为百姓谋福祉,稳定社会秩序,展现了卓越的行政能力和高尚的品德。黄瑊享年六十二岁,其事迹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为官之道。
主要官职
- 国子监博士
- 太子中舍人
- 尚书省工部虞部司员外郎
- 知抚州军州事
- 广济军都大提举辇运
社会评价
- 良吏
- 循吏
- 才器明敏,资性公廉 (蔡襄评)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福建浦城
黄瑊,字公度,籍贯福建浦城。具体出生年份不详,但其一生跨越北宋中期,享年六十二岁。
通过荐举进入仕途
黄瑊通过荐举(保任、保举)的方式步入仕途,开启了他的为官生涯。此后,他还曾通过恩荫补入官职。
历任京官与地方要职
黄瑊先后担任国子监博士、太子中舍人、尚书省工部虞部司员外郎、太庙斋郎等京官。在地方,他曾出任知抚州军州事,以及广济军都大提举辇运等重要职务。
获名臣蔡襄器重
北宋名臣蔡襄曾对黄瑊给予高度评价,称其“才器明敏,资性公廉”,足见黄瑊在当时官场中的良好声誉和卓越能力。
陈襄为其作祭文与赠言
北宋文学家陈襄曾为黄瑊作祭文,并有临别赠言(送别诗、序),收录于《古灵集》中,显示了两人之间的深厚交谊。
逝世
黄瑊享年六十二岁,具体逝世年份不详。他的一生为北宋的政治清明和地方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成就
对北宋社会和历史的影响
清廉正直的官吏典范
黄瑊被誉为“良吏”和“循吏”,在多个职任上展现出卓越的行政能力和高尚的品德,是北宋官场中清正廉洁的典范。
地方治理的杰出贡献
担任知抚州军州事等地方官职时,黄瑊以其明敏的才干和公廉的品性,为地方百姓谋福祉,维护社会秩序,深受民众爱戴。
获名臣器重与认可
受到北宋名臣蔡襄的高度评价,以及陈襄为其作祭文和赠言,这些都充分证明了黄瑊在当时官场中的地位和声誉。
社会关系
亲友与重要关联人物
亲属关系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黄震 | 父亲 |
重要社会交往
人物 | 关系类型 | 事件/描述 | 年份 |
---|---|---|---|
蔡襄 | 被欣赏/器重 | 蔡襄知监院时,评价黄瑊“才器明敏,资性公廉” | 不详 |
陈襄 | 祭文由其作 | 为黄瑊作祭文,收录于《古灵集》 | 1063年 |
陈襄 | 临别赠言 | 为黄瑊作送别诗或序,收录于《古灵集》 | 1063年 |
陈襄 | 收到答书 | 陈襄曾收到黄瑊的答书,如《又答黄殿丞书》、《答黄殿丞》 | 不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