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陈骙(字叔晋,又字叔进,谥文简),南宋临海(今浙江临海)人,是南宋中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官员。
他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及第,由此步入仕途。陈骙一生历经孝宗、光宗、宁宗三朝,以其卓越的才干和丰富的行政经验,在地方和中央都担任过重要职务。
他曾知宣州、虔州、袁州、婺州等多地军州事,治理有方,政绩显著。在中央,他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知枢密院事(枢密院最高长官),位列宰执,参与国家军政要务的决策。陈骙在任期间,致力于整顿吏治,稳定社会,对南宋的政治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他与当时的著名学者叶适、蔡幼学等人有交往,叶适曾为其文集作序,蔡幼学曾为其撰写墓志铭,可见其在士大夫阶层中的声望。晚年,陈骙因与权臣韩侂胄政见不合,遭到排挤,但其清廉正直的品格和为国为民的理念,依然为后世所称道。
代表著作
- 《陈骙文集》
- 《文则》
- 《南宋馆阁录》(参与编撰)
主要荣誉
- 谥号:文简
- 资政殿大学士
- 观文殿学士
- 通奉大夫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进士及第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陈骙通过科举考试,进士及第,正式踏入仕途。
知虔州军州事
首次担任地方主官,治理虔州(今江西赣州),积累地方行政经验。
知宣州军州事
担任宣州(今安徽宣城)知州,政绩卓著。
叶适为其文集作序
著名学者叶适为陈骙的文集作序,表明其学问和声望得到时人认可。
再知虔州军州事
再次出任虔州知州。
任同知枢密院事
升任中央要职,同知枢密院事,参与军政决策。
知袁州军州事
担任袁州(今江西宜春)知州。
升参知政事
晋升为参知政事,位列副宰相,成为朝廷核心成员。
知枢密院事
进一步升任知枢密院事,成为枢密院最高长官。
被罢免
因与权臣韩侂胄政见不合,遭到排挤和罢免。
知婺州军州事
被罢免后,再次出任地方官,知婺州(今浙江金华)军州事。
获授荣衔,蔡幼学撰写墓志铭
获授观文殿学士、资政殿大学士等荣誉性官职,以及通奉大夫、轻车都尉等散官和武职荣衔。著名学者蔡幼学为其撰写墓志铭,记录其生平事迹。
人生成就
对南宋的重大贡献
位列宰执,参与军政要务
官至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是南宋朝廷的核心决策者之一,对国家军政事务有重要影响力。
地方治理经验丰富
曾知宣州、虔州、袁州、婺州等多地,在地方行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政绩显著,深得民心。
清廉正直,不畏权贵
晚年敢于与权臣韩侂胄抗衡,展现出正直的品格和为国为民的操守,为后世所称道。
文学造诣与士大夫声望
有文集传世,并得到叶适、蔡幼学等名士的认可和推崇,可见其在文化和士大夫阶层中的地位。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交游
家族成员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陈斅 | 曾祖 | |
陈策 | 祖父 | |
陈谠 | 父亲 | |
成氏 | 母亲 | 陈谠妻 |
王氏 | 母亲 | 陈谠妻 |
陈骕 | 兄长 | |
宣氏 | 妻子 | |
陈广孙 | 儿子 | |
陈绎 | 孙子 | |
陈绍商 | 曾孙 | |
程榆 | 女婿 |
社会交游
-
叶适著名学者,曾为陈骙文集作序,肯定其文学成就。
-
蔡幼学著名学者,曾为陈骙撰写墓志铭,记录其生平事迹。
-
韩侂胄南宋权臣,陈骙曾与其政见不合,遭到排挤和罢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