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长文

1039-1098 | 学者 · 文学家 · 藏书家

朱长文肖像
朱长文(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朱长文(1039-1098),字伯原,号乐圃先生,北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是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学者、文学家和藏书家,以其渊博的学识和多方面的才华而闻名。

朱长文出身士人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于嘉祐四年(1059年)登进士科,但并未积极追求仕途,而是选择潜心学术,致力于著述和文化传承。他精通经史、音律、书画,尤其在地方史志、金石学和古琴艺术方面有独到见解和卓越贡献。

其代表作《吴郡图经续记》是研究苏州地方历史的重要文献,《琴史》则为古琴艺术的发展留下了宝贵资料。朱长文一生淡泊名利,广交贤士,与范纯仁、苏轼等名流皆有往来,对后世学术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代表著作
  • 《乐圃余稿》
  • 《吴郡图经续记》
  • 《春秋通志》
  • 《琴史》
  • 《易经解》
  • 《墨池编》
别号与字
  • 字:伯原
  • 号:乐圃、乐圃先生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039年

出生于吴县

朱长文出生于北宋吴县(今江苏苏州),一个世代书香的士人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展现出过人的天赋和对学问的热爱。

1059年

登进士科

年仅21岁的朱长文考中进士,显示其卓越的才华。然而,他并未因此而积极追求仕途,而是选择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和著述之中。

任职地方官员

曾任许州司户参军等职

朱长文曾短暂担任许州司户参军、殿中省尚舍奉御、上轻车都尉等职,但其主要贡献仍在于学术和文化领域。

1092年

撰写《吴郡图经续记》

完成重要地方史志著作《吴郡图经续记》,该书对苏州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人物等进行了详细记载,是研究吴地文化的重要参考。

晚年

潜心著述,广交贤士

晚年朱长文继续潜心学术,完成了《乐圃余稿》、《琴史》等多部著作。他与当时的文人雅士如范纯仁、苏轼、米芾等保持密切往来,共同探讨学问,交流心得。

1098年

逝世

朱长文于元符元年(1098年)逝世,享年60岁。他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高尚的品格,在北宋文坛和学术界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人生成就

对北宋学术文化的重大贡献

博学多才的学者

朱长文精通经史百家,对儒家经典有深入研究,同时涉猎广泛,在音律、书画、金石、地方史志等领域均有建树,是北宋时期少有的全才型学者。

著作等身的文学家

他留下了《乐圃余稿》、《吴郡图经续记》、《琴史》等多部重要著作,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为后世研究北宋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古琴艺术的传承者

其《琴史》一书,详细记载了古琴的历史、名家、曲目和理论,对古琴艺术的整理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是研究古琴的权威著作。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交游

家族成员

姓名 关系 备注
朱亿祖父
朱公绰父亲
朱耜长子
朱发次子
朱耕三子
朱良育直系后裔
朱希文直系后裔
朱寝炎五世孙

社会交游

姓名 关系类型 备注
范世京友人所与游最厚者
林希友人
林邵同年友嘉祐四年进士
林颜同年友嘉祐四年进士
丁偃同年友/同场屋嘉祐四年同登进士
胡瑗欣赏/器重
孙复学生
米芾墓志铭/墓表作者为朱长文作墓志铭/墓表
张景修墓志铭作者为朱长文作墓志铭
蔡挺朱长文为其作墓志铭
蔡钦朱长文为其作墓志铭
蔡拯朱长文为其作墓志铭
蔡天经朱长文为其作墓志铭/同学
王氏(蔡挺妻)朱长文为其作墓志铭
蔡昕朱长文为其作墓志铭
蔡潜朱长文为其作墓志铭
范纯仁为朱长文著书作跋/诗文作跋/题书帖
胡安国从游者/学生
杨懿孺相唱和
释祖印相唱和
脱脱传记作者《国史文苑传》作者
程俱被朱长文送别朱长文为其作赠言
苏轼被朱长文致书
程颐收到朱长文答书
范纯礼为朱长文建筑物题咏/作学记
蔡抗为朱长文建筑物题咏
林概为朱长文建筑物题咏/作祠记
林虙为朱长文建筑物题咏
林祖德为朱长文建筑物题咏
晏知止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