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思肖

1241-1318 | 忠义画家 · 诗人 · 隐士

郑思肖肖像
郑思肖(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郑思肖,字所南,号所南翁、三外野人,宋末元初时期一位极具民族气节的忠义之士。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怀,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郑思肖于1241年出生于吴县(今江苏苏州),一说连江(今福建福州)。他曾为太学上舍生,接受良好教育。南宋灭亡后,他拒绝仕元,选择隐居不仕,以示对故国的忠诚。他自号「所南」,意为「心向南方宋朝」。

郑思肖以其「墨兰」画作闻名于世,其所绘兰花皆不画根,寓意「土地已被外族夺去,故不著土」,以此表达对宋朝灭亡的悲愤和对故国的思念。他的诗文也充满了亡国之痛和坚贞不屈的气节,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心史》一书,据传藏于铁函之中,以明其心志。

代表著作
  • 《铁函心史》
  • 《郑所南文集》
  • 《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
  • 《一是居士传》
主要别号
  • 所南翁
  • 三外野人
  • 亿翁
  • 忆翁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241年

出生于吴县(今江苏苏州)

郑思肖出生于宋朝末年,一说籍贯为连江(今福建福州)。

“我生于宋室衰微之际,心系故国,未敢或忘。”

宋末时期

太学上舍生

曾为太学上舍生,接受了良好的儒家教育,为其日后的文学和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

1279年

南宋灭亡,隐居不仕

南宋灭亡后,郑思肖拒绝在元朝为官,选择隐居,以示对故国的忠诚。他自号「所南」,意为心向南方宋朝,终身不与元朝合作。

“国破家亡,唯有此心,向南不改。”

元朝时期

创作「无根兰」与《心史》

隐居期间,郑思肖以绘画「无根兰」闻名,兰花不画根,寓意「土地已被外族夺去」。同时,他撰写了《心史》等著作,以诗文表达亡国之痛和坚贞不屈的气节。

1318年

逝世

郑思肖逝世,享年77岁。他以其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独特的艺术成就,成为后世景仰的典范。

主要成就

对中国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重大贡献

坚贞的民族气节

南宋灭亡后,郑思肖拒绝仕元,以「所南」自号,终身不与元朝合作,展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成为后世忠义之士的楷模。

独特的墨兰艺术

创作出「无根兰」的独特画风,以兰花不画根的形象,艺术性地表达了亡国之痛和对故国的忠诚,对后世文人画产生深远影响。

《心史》传世

撰写《心史》,记录南宋灭亡前后的历史,表达其忠义之心,据传藏于铁函之中,成为后世研究宋元之际历史的重要文献。

社会关系

与其相关的重要人物

亲属

姓名 关系 备注
郑起 父亲 曾为郑思肖作传,并为其建筑物题咏。

交游与关联人物

姓名 关系类型 备注
文天祥 为其作传 宋末抗元名臣,曾为郑思肖作传《文丞相叙》。
张炎 为其著书作序 宋末著名词人,曾为郑思肖的著作作序。
倪瓒 为其画作题跋 元代著名画家、元四家之一,曾为郑思肖的墨兰画作题跋。
卢熊 为其作传 元代学者,曾为郑思肖撰写《郑所南小传》。
方润 为其著书作序 曾为郑思肖的《心史》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