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余爽,字荀龙,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生卒年不详,约活跃于北宋中后期。他通过恩荫入仕,官至上轻车都尉、知明州军州事。
余爽以其正直敢言的品格和对朝政的积极建言而闻名,是北宋元祐党籍的重要成员。在元丰初年,他曾应诏向朝廷上呈十五条关于国家治理的便宜之策,展现其政治抱负和见识。
元祐末年,余爽再次极力进言,请求太皇太后还政于皇帝。此举触怒了当时权倾朝野的章惇,余爽因此遭到排挤,被诬陷“谤讪”而贬谪至偏远的封州(今广东封开)。然而,他并未因此消沉,后又被重新启用,出任知明州军州事。
余爽的一生,是北宋党争背景下正直士人命运的缩影。他坚守士大夫的职责,不畏权贵,敢于直谏,展现了宋代文人官员的风骨。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分宁
余爽,字荀龙,籍贯分宁(今江西修水),隶属洪州。具体生卒年不详,约活跃于北宋中后期。
分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之地。
通过恩荫门进入仕途
余爽通过恩荫门进入仕途,开始其官宦生涯。这表明其家族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应诏上呈便宜十五事
在元丰初年,余爽应诏向朝廷上呈了十五条关于国家治理的便宜之策,展现了他对时政的深刻洞察和积极的政治抱负。
极言请太皇太后还政
元祐末年,余爽再次极力进言,请求太皇太后还政于皇帝。此举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具有高度敏感性,直接触及了权力核心。
遭章惇排挤,贬谪封州
因其直言和政治立场,余爽遭到当时权臣章惇的忌恨和排挤。他被诬以“谤讪”之罪,贬谪至偏远的封州(今广东封开),政治生涯一度受挫。
出任知明州军州事
在政治局势变化后,余爽被重新启用,出任知明州军州事(今浙江宁波),继续为朝廷效力,并曾担任上轻车都尉等职。
主要贡献
对北宋政治与社会的贡献
政治建言
在元丰和元祐年间,余爽多次应诏上书,为国家治理献计献策,提出“便宜十五事”,体现了士大夫对国事的责任感和远见。
正直风骨
在复杂的党争环境中,余爽不畏强权,坚持己见,敢于极言进谏,展现了宋代官员正直不阿、坚守原则的品格。
元祐党籍
作为元祐党人,余爽的经历是北宋党争的一个缩影,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残酷与士人坚守理想的艰难,为后世研究宋代政治提供了宝贵案例。
社会关系
亲属与重要交游
重要亲属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余良肱 | 父亲 | |
余卞 | 兄长 |
政治关联
余爽的政治生涯与当时的重要人物章惇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联。
- 章惇: 北宋著名政治家,曾任宰相。余爽因其政治主张和直言进谏,尤其是在元祐末年请求太皇太后还政一事,触怒了章惇。章惇掌权后,余爽遭到其忌恨和排挤,被诬以“谤讪”之罪,一度贬谪至封州。这段经历是余爽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深刻反映了北宋后期党争的激烈与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