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王庠(1071-卒年不详),字周彦,号处士,谥号贤节。宋代荣州荣德(今四川省荣县)人。
他以孝行闻名乡里,品格高洁,终身拒绝出仕为官,是宋代备受推崇的隐逸之士。
王庠出身书香门第,其父王梦易。他自幼聪颖,品德出众,尤其以孝顺著称。尽管学识渊博,且被举荐为“八行”之士(宋代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注重德行),但他却淡泊名利,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甘愿隐居乡野。
他与当时的文坛领袖苏轼、黄庭坚等交情深厚,常有书信往来,探讨学问与人生。苏轼、黄庭坚都曾致书于他,对其品格和学识表示赞赏。王庠的高风亮节,不仅赢得了士大夫阶层的尊重,也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主要事迹
- 终身拒绝出仕
- 以孝行闻名乡里
- 与苏轼、黄庭坚等名士交游
主要荣誉/称号
- 赐号“处士”
- 谥号“贤节”
- 被誉为“孝子”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荣州荣德
王庠出生于宋代荣州荣德(今四川省荣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其父王梦易,自幼聪颖,品德出众,尤其以孝顺闻名。
学识渊博,孝行闻名
王庠自幼接受良好教育,学识渊博。他以孝顺父母而闻名乡里,成为当地孝行的典范。
与苏轼、黄庭坚等名士交游
王庠与当时的文坛领袖苏轼、黄庭坚等保持着深厚的友谊,常有书信往来,探讨学问与人生。他的高洁品格和学识深受这些名士的推崇。
被举荐为“八行”之士,拒绝出仕
王庠因其卓越的德行被举荐为“八行”之士,这是宋代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他淡泊名利,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选择隐居乡野,终身未曾出仕。
坚守高洁品格,获赐号“处士”,谥号“贤节”
王庠一生坚守高洁的品格,不慕荣华,甘于清贫。他因此被赐号“处士”,逝世后被追谥为“贤节”,以表彰其德行与节操。
逝世
王庠的逝世年份未有明确记载,但他高尚的品格和隐逸的精神流芳百世。
主要事迹与影响
王庠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高风亮节,拒绝出仕
王庠终身拒绝为官,淡泊名利,坚守个人节操,成为宋代士大夫阶层推崇的隐逸典范,其高尚品格为后世所景仰。
孝行垂范,德化乡里
他以卓越的孝顺闻名乡里,被誉为“孝子”,其孝行不仅影响了家人,也为当地民众树立了道德榜样。
交友广阔,名士推崇
与苏轼、黄庭坚等当时最顶尖的文人墨客保持深厚友谊,其学识和品格受到高度认可,间接影响了当时的文化思潮和士人风气。
社会关系
家族成员与社会交游
家族成员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王梦易 | 父亲 | |
向氏 | 母亲 | 王庠之母 |
王序 | 弟弟 | |
向氏 | 表姐妹 | 宋神宗赵顼皇后 |
社会交游
姓名 | 关系描述 | 备注 |
---|---|---|
苏轼 | 曾致书于王庠 |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
黄庭坚 | 曾致书于王庠,并收到王庠的答书 |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