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淮

1126-1189 | 南宋宰相 · 金华王氏

王淮肖像
王淮(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王淮(1126-1189),字季海,谥号文定,南宋金华人氏。他于绍兴十四年(1144年)中举人,次年(1145年)登进士第,由此步入仕途。

王淮在南宋孝宗、光宗两朝担任要职,官至右丞相、枢密使,是当时朝廷举足轻重的宰执大臣。其政治生涯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对朱熹及其所代表的道学(理学)的反对态度。他与朱熹之间的思想分歧,甚至被一些史家认为是后来庆元党禁(伪学之禁)的伏笔。

王淮以其深厚的学识、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以及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在南宋中期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不仅位极人臣,更在思想领域对当时的学术思潮产生了重要影响。

代表著作
  • 《东轩集》
主要荣誉
  • 谥号:文定
  • 官至:右丞相、枢密使
  • 封爵:鲁国公、福国公
  • 赠:太师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126年

出生于金华

王淮出生于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籍贯金华(今浙江金华)。

1144年

中举人

绍兴十四年(1144年),王淮中举人。

1145年

登进士第

绍兴十五年(1145年),王淮登进士第,正式步入仕途。

1167年-1168年

知江州军州事

出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军州事。

1168年-1169年

知建宁府军府事

调任建宁府(今福建建瓯)军府事。

1175年

授兼枢密院事

开始担任枢密院要职,参与军国大事。

1176年

授同知枢密院事

升任同知枢密院事,地位进一步提升。

1177年

授参知政事

担任参知政事,成为宰执之一。

1178年

授知枢密院事,后任枢密使

升任知枢密院事,同年晋升为枢密使,执掌国家军事大权。

1181年

授右丞相

升任右丞相,位极人臣,成为南宋朝廷的最高行政长官。

1188年

罢右丞相,出知衢州

因故罢去右丞相职务,出任衢州(今浙江衢州)知州。

1189年

逝世

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王淮逝世,享年64岁。

主要事迹与影响

对南宋政治与思想界的贡献

位极人臣

王淮历任要职,最终官至右丞相、枢密使,是南宋孝宗、光宗时期重要的宰执大臣,对朝政有深远影响,体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领导力。

反对道学

因不喜朱熹,王淮对道学(理学)持反对态度,其立场被认为是庆元党禁(伪学之禁)的先声,对南宋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思想斗争。

家族兴盛

王淮家族成员多有出仕,尤其其孙女婿姚元特、姚元哲是其女婿姚颖的两个儿子,这种复杂的联姻关系,是当时士族之间巩固社会地位的典型体现。

社会关系

亲属与交游

亲属关系

姓名 关系 备注
王师德
何绅岳父
王汾从兄弟/堂兄弟
王植从子/侄子
姚颖女婿
王模长子
王枢次子
王机三子
王朴四子
王栋五子
王檝六子
王橚七子
王栻八子
王佖
王侃
王侑
史宾之孙女婿
姚元特孙女婿
姚元哲孙女婿
程珌孙女婿
赵汝鍨孙女婿
丁嗣延孙女婿
王珹曾侄孙/从曾孙
王奇曾孙/重孙
王肖翁玄孙/四世孙
王师心伯/伯父

社会交往

姓名 关系类型 备注
杨万里
楼钥书序由其所作《王文定公内外制序》
程珌书跋由其所作《跋王鲁公北使口宣词稿》
朱熹忌/恶因不喜朱熹,遂攻道学,被认为是庆元伪学之禁的伏笔
王柏传记作者《王文定公传》
楼钥祭文由其所作《祭王丞相文》
史浩祭文由其所作《祭王季淮丞相文》
杨万里祭文由其所作《祭王丞相文》
周必大同会丙午坊集
钱良臣同会丙午坊集
杨万里神道碑由其所作《鲁国王公神道碑》
楼钥行状由其所作《王公行状》
陈亮被致书《与王季海丞相淮书》
朱熹被致书《与时宰札子》、《与王枢使札子》、《与王枢密札子》
周必大被致书《与王宰淮书》
范成大被致书《与王淮书》
曾丰被致书《上王丞相书》
杨万里收到其答书《答王季海丞相问为嫡子报服书》
王柏建筑物得到其题咏、记、命名《文定公家藏淳化帖铭》
王柏收藏品由其作跋《文定公家藏淳化帖铭》
朱熹被其得罪

著作

王淮的文学遗产

主要著作

  • 《东轩集》

    王淮的文集,收录其诗文作品,是研究其思想和生平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