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杨震(约60年—124年),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东汉时期著名官员、清官典范。他以学识渊博、清廉正直而闻名,被誉为“关西孔子”。
杨震出身于世代书香之家,其父杨宝亦为著名学者。他早年潜心治学,不应州郡征召,在家教授门徒二十余年,门生遍布天下。后被举荐为孝廉,步入仕途,历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太仆等职,最终官至三公之首的太尉。
杨震为官期间,始终秉持清廉原则,不畏权贵,敢于直谏。他最著名的事迹是“暮夜却金”,成为后世官员廉洁自律的楷模。尽管最终因正直而遭权臣排挤,被迫服毒自尽,但其高风亮节和清廉品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主要事迹
- “暮夜却金”
- “关西孔子”
- 直谏皇帝
主要官职
- 荆州刺史
- 东莱太守
- 太仆
- 太尉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弘农华阴
杨震出生于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出身于东汉著名的弘农杨氏家族,其父杨宝亦是当时著名的学者。
“杨氏世吏二千石,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 — 《后汉书·杨震传》
潜心治学,誉为“关西孔子”
杨震早年潜心研究儒家经典,博览群书,学识渊博。他拒绝州郡的征召,在家教授门徒二十余年,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因此被当时的人们尊称为“关西孔子”。
步入仕途,初任荆州刺史
杨震被举荐为孝廉,开始步入仕途,初任荆州刺史。他以清正廉洁、执法严明而著称,深受百姓爱戴。
东莱太守,“暮夜却金”
杨震调任东莱太守。任职期间,昌邑县令王密为感谢其知遇之恩,夜里怀揣十斤黄金相赠。杨震严词拒绝,并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此典故流传千古,成为清廉正直的象征。
升任太尉,位列三公
因其卓越的政绩和高尚的品德,杨震被擢升为太尉,位列三公之首。在任期间,他多次上书劝谏皇帝,揭露时弊,力主革新,但因触犯权贵利益而遭到排挤。
正直受害,服毒自尽
由于杨震的正直敢言,触怒了当朝宦官和外戚,最终被诬陷罢官。在被遣送回乡的途中,杨震不愿受辱,服毒自尽,享年约64岁。他的死引起了朝野的震动,也彰显了他宁死不屈的品格。
人生成就
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清廉正直的典范
“暮夜却金”的故事成为中国历史上清官廉吏的经典范例,激励了无数后世官员保持清廉本色。
学识渊博的儒者
被誉为“关西孔子”,其深厚的学识和二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为东汉培养了大量人才。
敢于直谏的忠臣
身居高位仍坚持原则,多次上书揭露弊端,体现了古代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亲友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杨宝 | 父 | 著名学者 |
杨奉 | 子 | |
杨牧 | 长子 | |
杨响 | 七世孙 | |
杨元琰 | 十八世孙 | |
杨亨 | 直系后裔 | |
杨C | 直系后裔 | |
杨珪 | 直系后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