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萧华是唐代中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深厚的文学造诣闻名于世。他曾位居宰相,在安史之乱后为唐朝的稳定和恢复做出了重要贡献。
萧华,字不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一带)人,祖籍江州(今江西九江)。他出身于显赫的士族家庭,父亲萧嵩曾任唐玄宗时期宰相。萧华自幼聪颖,博览群书,尤其擅长诗文,为后来的仕途和文学成就奠定了基础。
萧华的仕途生涯横跨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他以正直清廉、敢于直谏而著称,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辅佐君王,为唐朝的复兴贡献了毕生精力。他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在文学领域也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代表作品
- 《萧华诗文集》(部分诗文散见于《全唐文》)
主要荣誉
- 唐肃宗时期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徐国公
- 监修国史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约701年
出生于南兰陵
萧华出生于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一带),祖籍江州(今江西九江)。其父萧嵩为唐玄宗时期宰相,家族显赫,自幼受到良好教育。
约727年 (开元年间)
初入仕途,任司勋郎中
萧华通过科举入仕,初任司勋郎中,开始其漫长的官宦生涯。
733年 (开元二十一年)
升任太常少卿
因其才干出众,被提拔为太常少卿,负责宗庙礼仪、祭祀等事务。
755年 (天宝末年)
安史之乱爆发
安史之乱爆发,唐朝陷入危局。萧华作为朝廷重臣,积极参与平叛事务,为国家稳定贡献力量。
756年 (至德元年)
任兵部侍郎、魏州刺史
在战乱中,萧华被任命为兵部侍郎,并出任魏州刺史,镇守一方,维护地方秩序。
760年 (乾元三年)
调任河中府尹、河东刺史
调任河中府尹、河东刺史,继续在地方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761年 (上元二年)
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
因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对平叛的贡献,被唐肃宗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列宰相,兼任中书侍郎、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等要职,达到仕途巅峰。
762年 (宝应元年)
卸任宰相,改任礼部尚书
卸任宰相职务,改任礼部尚书,后因故被贬为峡州员外司马。
764年 (广德二年)
去世
在赴任浔阳刺史(今江西九江)途中去世,享年约63岁。
主要成就
对唐朝的重大贡献
政治贡献
- **辅佐肃宗,平定安史之乱:** 在唐朝最危急的时刻,萧华临危受命,以宰相之职辅佐唐肃宗,参与制定平叛方略,为稳定时局、收复失地做出了重要贡献。
- **整顿吏治,恢复生产:** 担任地方官及宰相期间,致力于整顿吏治,减轻百姓负担,推动社会秩序的恢复和经济生产的发展。
文学与文化贡献
- **诗文俱佳,流传后世:** 萧华工于文辞,尤其擅长诗歌,其作品风格清雅,意境深远。部分诗文被收录于《全唐文》等典籍中,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一定影响。
- **监修国史,功在千秋:** 曾兼任监修国史,负责史书编纂工作,为后世研究唐代历史留下了宝贵资料。
社会关系
家族成员与重要交游
家族成员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萧嵩 | 父亲 | 唐玄宗时期宰相 |
萧恒 | 长子 | 官职不详 |
萧悟 | 次子 | 官职不详 |
重要交游
-
唐肃宗李亨
曾向其进献诗文,深得信任,并被任命为宰相。 -
储光羲
唐代著名诗人,与萧华有诗文往来。 -
张子容
唐代著名诗人,与萧华有诗文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