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李衡(1100-1178),字彦平,一字翼之,号乐庵,北宋末南宋初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他是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官员和学者,以其正直的品格、卓越的政绩和深厚的学识而闻名。
李衡一生历经北宋末年的动荡与南宋的建立和发展,为官清廉,关心民生,在多个地方任职期间均有建树。他于1145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曾任吴江县主簿、溧阳知县,后升任侍御史,敢于直言进谏,不畏权贵。
在担任临江军知军、婺州知州、温州知州、台州知州等地方要职期间,他致力于地方治理,兴利除弊,深受百姓爱戴。晚年官至直秘阁、秘阁修撰,专注于学术研究,著述颇丰,对儒学和易学有深入的探讨。
代表著作
- 《乐庵语录》(1172, 1178)
- 《周易义海撮要》(1178)
主要成就
- 为官清廉,政绩卓著
- 学识渊博,著述丰富
- 提携后进,交友广泛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江都
李衡出生于北宋末年的江都(今江苏扬州),其父李预曾任广西提举广西亚买马。
考中进士
通过科举考试,考中进士,正式步入仕途,开启了他的官员生涯。
任吴江县主簿、溧阳知县
初入仕途,先后担任吴江县主簿和溧阳知县,积累地方治理经验。
升任侍御史
升任侍御史,负责监察事务。期间曾力疏外戚张说掌兵柄之事,展现其正直敢言的品格。
任温州知州军州事
出任温州(今浙江温州)知州军州事,负责地方行政和军事。
任临江军知军
调任临江军(今江西樟树)知军,继续为地方发展贡献力量。
权发遣婺州知州军州事
兼任婺州(今浙江金华)知州军州事,处理地方政务。
任直秘阁
获授直秘阁,表明其在学术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得到认可。
任台州知州军州事
出任台州(今浙江台州)知州军州事,继续其地方治理的实践。
任秘阁修撰
担任秘阁修撰,专注于典籍编纂和学术研究,著有《乐庵语录》和《周易义海撮要》。
逝世
李衡于此年逝世,享年79岁。他的一生为南宋的政治稳定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生成就
对宋代社会的重要贡献
为官清廉,政绩卓著
李衡在担任侍御史期间,敢于直言进谏,反对外戚张说掌兵权,体现了其正直无私的品格。在临江军、婺州、温州、台州等地任知州时,他勤政爱民,兴利除弊,为地方治理做出了显著贡献,深受百姓爱戴。
学识渊博,著述丰富
晚年官至直秘阁、秘阁修撰,专注于学术研究。他著有《乐庵语录》和《周易义海撮要》,这两部著作不仅展现了他在儒学和易学方面的深厚造诣,也为后世研究宋代思想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提携后进,交友广泛
李衡在士林中享有盛誉,与周必大、吴仁杰等著名文人多有交往。他的学生龚昱整理了《乐庵先生语录》,吴仁杰为其作序,可见其在教育和学术交流方面的影响力,对后辈学子的培养不遗余力。
社会关系
亲友及社会交往
亲友信息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李昭素 | 高祖 | 曾祖父的曾祖父 |
李预 | 父 | 曾任广西提举广西亚买马 |
李筹 | 兄 | |
王葆 | 妻兄 | |
李起宗 | 子 | |
李应祥 | 子 | |
陈遵 | 女婿 |
社会交往
姓名 | 关系类型 | 备注/事件 |
---|---|---|
周必大 | 被欣赏/器重 | “此老平生跌荡,到此乃得力,可敬可羡。” |
龚昱 | 学生 | 整理《乐庵先生语录》为五卷 |
莫济 | 得到支持 | 李衡任侍御史时,曾支持莫济 |
吴仁杰 | 书序由其所作 | 为《乐庵先生语录》作后序 |
乐备 | 诗社成员 | 1153年 |
赵孝孙 | 同学、同门 | 1175年 |
张说 | 反对其政策 | 李衡任侍御史时,力疏外戚张说掌兵柄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