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蒲寿宬(生卒年不详),字心泉,又名蒲寿晟,元代晋江人。其家族原籍西域(大食),后迁居泉州晋江。
蒲寿宬是元代一位重要的文人与官员,以其诗文和地方治理才能而闻名。他曾被授予处士(隐士)的身份,后又步入仕途,担任地方官职。
其著作《心泉学诗稿》流传至今,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蒲寿宬的生平反映了元代时期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特点,以及西域家族在中华文化圈中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
代表著作
- 《心泉学诗稿》(约1280年)
别名与身份
- 字:心泉
- 别名:蒲寿晟
- 身份:处士、官员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元代早期
家族迁徙与定居晋江
蒲氏家族原籍西域(大食),在宋元之际迁居至泉州晋江,逐渐成为当地的望族。蒲寿宬在此背景下成长,接受教育。
“泉州蒲氏,世代海商,兼通文墨,为一方巨族。” — 《元史·蒲寿庚传》
元代中期
文人处士时期
蒲寿宬以其学识和诗文在当地享有盛名,被尊为“处士”,即有学问而隐居不仕之人。其别号“心泉”也反映了其文人雅士的身份,潜心诗文创作。
具体年份不详
担任梅州知州
蒲寿宬曾步入仕途,担任梅州(今广东梅州)的知州一职,负责地方行政事务,展现了其治理才能。
约1280年
著《心泉学诗稿》
大约在元代中期,蒲寿宬完成了其诗歌集《心泉学诗稿》。该书收录其诗歌作品,是研究其文学成就和元代诗歌的重要文献。
具体年份不详
改知吉州(未赴任)
后又被任命为吉州(今江西吉安)知州,但因故未能赴任,其具体原因史料未详。
主要贡献
对元代社会与文化的贡献
文学创作
著有《心泉学诗稿》,诗风清雅,内容丰富,是元代诗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世研究元代文学提供了宝贵资料。
地方治理
担任梅州知州期间,致力于地方建设和民生改善,虽史料记载不多,但其为官经历体现了元代官员的职责与作用。
文化融合的象征
作为西域后裔,其家族在泉州的兴盛,以及蒲寿宬本人的文人身份,体现了元代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时代特征,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生动例证。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交游
家族成员
|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 蒲寿庚 | 弟 | 元代著名海商、官员,曾任泉州市舶司提举 |
| 蒲仲昭 | 孙 |
社会交游
-
丘葵
曾为蒲寿宬作挽诗《挽心泉蒲处士》,蒲寿宬亦有诗《寄丘钓矶》寄赠丘葵。
-
全祖望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曾为蒲寿宬的诗作跋文《题蒲寿宬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