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祓

1154-? | 南宋词人 · 经学大家 · 官员

易祓肖像
易祓(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易祓(1154-?),字彦祥,一字彦章,号山斋,南宋宁乡(今湖南宁乡)人。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经学大家和重要官员。

易祓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淳熙十一年(1184年),他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夺得进士第一名(状元),声名鹊起。此后,他步入仕途,历任殿中省尚舍奉御、著作佐郎、秘书省著作郎、国子监司业、国史院编修等职,官至礼部尚书,并曾出任江州知州。

易祓在经学方面造诣深厚,尤精《周易》和《周礼》,著有《周易总义》、《周官总义》等重要经学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词人,其诗词作品收录于《山斋集》,风格清雅,意境深远。

然而,易祓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因谄事权臣苏师旦而受到非议。在苏师旦败落后,易祓也因此受到牵连,被罢免官职,不久后去世。

代表著作
  • 《周易总义》
  • 《周官总义》
  • 《山斋集》
  • 《禹贡疆理记》
  • 《汉南北军制》
主要荣誉与成就
  • 淳熙十一年(1184年)进士第一(状元)
  • 官至礼部尚书
  • 经学研究卓有成就,著述丰富
  • 南宋著名词人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154年

出生于宁乡

易祓出生于南宋宁乡(今湖南宁乡),具体生卒年份不详,但其出生年份推测为1154年。

1184年

淳熙十一年进士第一

在南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的科举考试中,易祓高中进士第一名,即状元,由此步入仕途。

1196年-1198年

任殿中省尚舍奉御

开始担任殿中省尚舍奉御等职,逐渐在朝中崭露头角。

1198年

获授上轻车都尉

获授上轻车都尉,官职和地位进一步提升。

1199年

任著作佐郎、实录院检讨官

担任著作佐郎、实录院检讨官等职,参与国家典籍的编修工作,展现其文学和史学才能。

1200年

任秘书省著作郎

升任秘书省著作郎,继续在文化和学术领域发挥作用。

1204年

任国子监司业、国史院编修

担任国子监司业,负责教育事务,并兼任国史院编修,参与史书编纂。

庆元六年(1200年)后

出任江州知州

曾出任江州(今江西九江)知州,治理地方,展现其行政能力。

约1214年

撰写《周易总义》、《周官总义》

在此前后,易祓潜心经学研究,完成了其代表作《周易总义》和《周官总义》,对儒家经典有独到阐释。

约1214年后

因苏师旦案受牵连,被罢官去世

因曾谄事权臣苏师旦,在苏师旦败落后,易祓受到牵连,被罢免官职,不久后去世。

人生成就

对南宋社会和文化的重要贡献

科举状元

淳熙十一年(1184年)进士第一,展现其卓越的学识和才华,为士人楷模。

高官显赫

历任多部要职,官至礼部尚书,参与国家重要政务,对南宋政治产生一定影响。

经学大家

在经学领域造诣深厚,尤精《周易》、《周礼》,其著作《周易总义》、《周官总义》是重要的经学遗产。

文学成就

作为南宋著名词人,其《山斋集》收录的诗词作品,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风格。

社会关系

亲友与社会交往

亲属关系

姓名 关系 备注
易雄 直系祖先 易氏家族的早期祖先。
某氏 妻子 易祓之妻。
易茂 侄子/从子 易祓的从子或侄子。
易开 侄子/从子 易祓的从子或侄子。
易炳 侄子/从子 易祓的从子或侄子。
黄简 女婿 易祓的女婿。
方左钺 女婿 易祓的女婿。
易柟 侄孙/从孙 易祓的侄孙或从孙。
易格 侄孙/从孙 易祓的侄孙或从孙。
易应云 族兄弟 易祓的族兄弟。
易奇 从弟 与易祓相差年岁较大,关系存疑。

社会交往

姓名 关系类型 描述
苏师旦 恩主/谄事对象 南宋权臣,易祓曾谄事于他,后因苏师旦败落而受牵连。
魏了翁 学术交流 著名学者,曾收到易祓的答书。
唐如晦 题咏对象 易祓曾为其书堂题名“善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