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郑鉴(生卒年不详),字景明,又字自明,号植斋,宋代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
他以科举入仕,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进士及第,并获得太学上舍及第的荣誉,由此开启了他的仕途生涯。
郑鉴一生历任多职,包括承务郎、宣教郎、著作佐郎、国子监正等中央官职,也曾外放地方,如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出任台州(今浙江省台州市)知州军州事,展现了其在行政管理方面的能力。
他不仅是一位官员,更是一位与当时文化名流有深度交游的学者。他与理学大家朱熹、著名学者陈傅良等人均有往来,朱熹和陈傅良都曾为其撰写祭文,朱熹还曾收到他的答书,这些都体现了郑鉴在当时士林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其别号“植斋”也暗示了他可能在学问修养方面的追求。
主要官职
- 进士及第 (1174年)
- 台州知州军州事 (1206年)
- 著作佐郎
- 国子监正
重要交游
- 朱熹 (理学大家)
- 陈傅良 (著名学者)
- 郑思肖 (南宋诗人)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生卒年不详
出生于连江
郑鉴,字景明,又字自明,号植斋,籍贯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其生卒年份在史料中未有明确记载,但其活跃时期主要在南宋孝宗至宁宗年间。
1174年
进士及第,上舍及第
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通过科举考试,获得进士及第的荣誉,并同时取得太学上舍及第的资格,正式踏入仕途。
1206年
出任台州知州军州事
于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被任命为台州(今浙江省台州市)的知州军州事,负责当地的行政与军事事务,是其重要的外放地方官职。
任职经历
历任多职,服务朝廷
郑鉴在宋代官场中担任过承务郎、宣教郎、著作佐郎、国子监正、上轻车都尉等多个官职,涵盖了文职、武职和教育行政等领域,展现了其多方面的才能和丰富的仕途经验。
仕途与交游
郑鉴的官职生涯与社会影响力
主要官职
- 承务郎、宣教郎:初入仕途的文职,为朝廷服务的基础官职。
- 著作佐郎:负责撰写和校订典籍的文官,显示其深厚的文学与学术才能。
- 国子监正:国家最高学府的官员,负责教育管理与人才培养,体现其在教育领域的地位。
- 台州知州军州事:地方行政长官,负责一方军政民生,对地方发展有重要影响。
- 上轻车都尉:一种荣誉性武职,表明其在某些方面可能获得过军事或荣誉表彰。
重要交游
- 朱熹:理学集大成者,曾为郑鉴撰写祭文《祭郑自明文》,并有书信往来,如朱熹曾收到郑鉴的《答郑自明书》。
- 陈傅良:著名学者、永嘉学派代表人物,曾为郑鉴作序《郑自明哀词并序》,并撰写祭文《祭郑自明文》。
- 郑思肖:南宋末年著名诗人、画家,曾为郑鉴作跋《书先君跋著作叔翁行述后》,显示两家有深厚渊源。
社会关系
郑鉴的亲属与社会网络
亲属关系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郑南卿 | 祖父 | |
陈俊卿 | 岳父 |
社会交游
姓名 | 关系类型 | 详情 |
---|---|---|
陈傅良 | 交游 | 为其作《郑自明哀词并序》,作《祭郑自明文》 |
郑思肖 | 交游 | 为其作《书先君跋著作叔翁行述后》 |
朱熹 | 交游 | 为其作《祭郑自明文》,收到其《答郑自明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