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乔行简(1156-1241),字寿朋,谥文惠,南宋东阳(今浙江东阳)人。他是南宋晚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宰执,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少师,封鲁国公、益国公。
乔行简出身书香门第,曾从学于著名理学家吕祖谦。绍熙四年(1193年)登进士第,从此步入仕途。他历任地方官职,如知通州、知嘉兴府、知镇江府、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等,在地方治理中展现出卓越的才能。
嘉定年间,乔行简入朝为官,逐步升迁。他曾担任同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枢密使等要职,最终在宋理宗时期位居宰相,先后担任右丞相、左丞相兼枢密使。在位期间,他辅佐朝政,为南宋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乔行简于淳祐元年(1241年)在任上去世,享年86岁,朝廷追赠少师,谥号文惠。
代表著作
- 《孔山文集》
- 《周礼总说》
- 《(宗泽)简公年谱》(撰著者)
主要荣誉
- 谥号:文惠
- 封爵:益国公、鲁国公
- 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少师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东阳
乔行简出生于南宋东阳(今浙江东阳),字寿朋。
登绍熙四年进士
乔行简在绍熙四年(1193年)科举中登进士第,正式踏入仕途。
知通州军州事
担任通州(今江苏南通)知州,负责地方行政事务。
知嘉兴府军府事
调任嘉兴府(今浙江嘉兴)知府,继续其地方治理的生涯。
知镇江府军府事兼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
任镇江府(今江苏镇江)知府,并兼任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负责监察刑狱事务。
任同签书枢密院事
进入中央政府,担任同签书枢密院事,参与军国要务。
升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
官职进一步提升,成为参知政事,位列宰执。
升枢密使
担任枢密使,负责全国军事事务,权力显赫。
任右丞相
升任右丞相,成为南宋最高行政长官之一。
升左丞相兼枢密使
晋升为左丞相,并兼任枢密使,位极人臣,执掌朝政。
加少傅平章军国重事
加封少傅,并平章军国重事,荣誉与权力达到顶峰。
加少师
再加少师,为三公之一,地位尊崇。
逝世于任上
乔行简于淳祐元年(1241年)在左丞相任上去世,享年86岁。朝廷追赠少师,谥号文惠,追封鲁国公。
主要成就
对南宋政治与文化的贡献
位列宰执,辅佐朝政
乔行简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少师,是南宋晚期位高权重的宰执。他参与国家大政,在宋理宗时期对朝政稳定和国家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地方治理,政绩卓著
曾任知通州、知嘉兴府、知镇江府等多地地方官,并兼任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在地方任职期间,他展现出卓越的行政能力和治理智慧。
学术渊博,著述传世
乔行简学术造诣深厚,著有《孔山文集》、《周礼总说》等,显示其在经学和文学方面的成就。他曾从学于吕祖谦,并被聘执教族学,对后学有所启迪。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交游
家族成员
|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 乔胜之 | 曾祖 | |
| 孙氏 | 曾祖母 | 乔胜之妻 |
| 乔尧 | 祖父 | |
| 杜氏 | 祖母 | 乔尧妻 |
| 蒋氏 | 祖母 | 乔尧妻 |
| 乔森 | 父亲 | |
| 俞氏 | 母亲 | 乔森妻 |
| 吕氏 | 妻子 | |
| 楼氏 | 第二任妻子 | |
| 乔元龙 | 儿子 |
重要交游与师友
|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 吕祖谦 | 老师 | 乔行简从学于吕祖谦 |
| 马之纯 | 学生 | |
| 楼镛 | 友人 | |
| 许子良 | 推荐人 | |
| 喻梦炎 | 推荐人 | |
| 楼奎 | 欣赏/器重者 | |
| 傅寅 | 为其著作作序 | 傅寅为乔行简所著书作序 |
| 邓若水 | 忌/恶 | 乔行简曾奏出邓若水 |
| 袁甫 | 为其作碑记 | 袁甫为乔行简作庙碑记 |
| 胡楚材 | 教授/指教 | 乔行简曾向胡楚材请教 |
| 蒋昌道 | 聘请执教 | 蒋昌道曾聘乔行简执教族学 |
| 李大有 | 为其作行状 | |
| 方大琮 | 收到其书信 | 乔行简曾致书方大琮 |
| 魏了翁 | 收到其答书/求其作碑 | 乔行简曾答书魏了翁,魏了翁曾求乔行简为赵希錧作神道碑 |
| 刘震孙 | 下属 | |
| 赵希錧 | 被求作神道碑 | 魏了翁曾求乔行简为赵希錧作神道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