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士达

字仲和 | 南宋嘉兴士人

陶士达肖像
陶士达(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陶士达(字仲和),生卒年不详,享年七十六岁,是南宋时期嘉兴(今浙江嘉兴)人。

他出身于一个有影响力的家族,其父为陶文干。陶士达通过恩荫门入仕,即凭借家族功勋获得为官资格,曾任宣议郎一职。

他不仅在官场有所作为,更因其品德高尚、行为端正而“为邑里所重”,深受乡里百姓的敬重。陶士达的一生,是宋代士人阶层通过家族传承与个人修养,在地方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典型写照。

他的事迹被同时代的文人周南和其女婿刘宰分别撰写墓志铭,得以流传后世,从中可见其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生卒年不详,享年76岁

出生与早年

生于南宋嘉兴,具体生卒年份不详,享年七十六岁。出身于书香门第或有功勋的家族,其父为陶文干。

具体年份不详

恩荫入仕

凭借家族恩荫,通过“大礼荫补”的方式进入仕途,成为一名文官。这表明其家族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具体年份不详

任职宣议郎

曾担任宣议郎一职,这是宋代文官体系中的一个官职,通常授予有一定资历或功勋的官员。

活跃于嘉兴时期

为邑里所重

在嘉兴当地,因其品行和作为,深受乡里百姓的敬重,被誉为“地方士人/乡绅”的典范。这体现了他在地方社会中的重要影响力和良好声誉。

具体年份不详

逝世与身后

逝世后,其事迹由著名文人周南和其女婿刘宰分别撰写墓志铭,以示纪念和表彰。墓志铭的撰写进一步证实了他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受到的尊重。

社会地位与影响

对宋代社会及后世的意义

家族传承与恩荫入仕

陶士达通过恩荫制度入仕,体现了宋代士族阶层通过家族积累和功勋延续其社会地位的特点,是研究宋代门阀制度的重要案例。

地方士绅典范

他“为邑里所重”,不仅是朝廷命官,更是嘉兴地方备受尊敬的乡绅,在维护地方秩序、传承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地方精英的代表。

文化留存与史料价值

其生平事迹得以通过周南和刘宰的墓志铭流传,为后世研究宋代地方社会、士人生活以及文人交游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交游

姓名 关系 备注
陶文干
陶氏 女儿 刘宰之妻
刘宰 女婿 著名文人,曾为其撰写墓志铭《宣义郎致仕陶公圹志》
陶大章 长子
陶大甄 次子
周南 友人/同僚 曾为其撰写墓志铭《陶宣义墓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