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骥

约1085-1142 | 南宋官员 · 耿直学者

师骥肖像
师骥(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师骥,字德骏,生卒年约在北宋末至南宋初(约1085-1142年),眉州彭山(今四川彭山)人。他以正直不阿的品格和深厚的学识闻名于世,是宋代一位重要的官员和学者。

师骥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在北宋末年,他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并于1112年在乡贡考试中名列第一,1115年考中进士。然而,他坚守原则,不愿与当朝权臣蔡京同流合污,因此仕途一度受阻,被贬谪至地方担任小官。

南宋建立后,师骥的才华和品德得到重新认可。他先后担任太学正、太学博士等教育职务,展现出其深厚的学术造诣。随后,他升任右正言,敢于直言进谏,对朝政弊端提出批评和建议。此外,师骥还曾出任房州知州、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公事、夔州路转运副使等地方要职,在地方治理、司法和经济管理方面也做出了显著贡献。

师骥的家族与当时文化名流多有联姻,其女儿嫁给了著名学者范孝纯,另一位女婿则是为他撰写传记的晁公溯,这进一步彰显了师骥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约1085年

出生于眉州彭山

师骥,字德骏,出生于眉州彭山(今四川彭山),其家族源远流长,七世祖师逮是家族迁居眉州杨武的先祖。

1112年

乡贡考试名列第一

在乡贡考试中以优异成绩名列第一,展现出卓越的才华和学识。

1115年

考中进士

通过科举考试,考中进士,正式步入仕途。

北宋末年

拒绝与蔡京合作,仕途受阻

因不愿与当朝权臣蔡京同流合污,坚守正直原则,仕途一度受阻,被贬谪至地方担任小官。

南宋初年

重获启用,担任教育要职

南宋建立后,才华和品德得到认可,先后担任太学正、太学博士、威州学教授等教育职务。

南宋时期

升任右正言,直言进谏

升任右正言,负责向皇帝进谏,敢于直言不讳,对朝政弊端提出批评和建议。

南宋时期

历任地方要职

曾出任房州知州、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公事、夔州路转运副使等地方要职,在地方治理、司法和经济管理方面贡献良多。

1142年

逝世

于南宋绍兴十二年逝世。

主要贡献

对宋代社会和政治的贡献

正直的士大夫风骨

在北宋末年权臣当道之时,师骥坚守原则,不与蔡京同流合污,体现了正直不阿的士大夫气节。

学识渊博的教育官员

曾任太学正、太学博士、威州学教授等职,显示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在教育领域的贡献。

敢于直言的谏官

担任右正言,勇于向皇帝进谏,对朝政弊端提出批评和建议,发挥了重要的监督作用。

地方治理的实干家

历任房州知州、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公事、夔州路转运副使等地方要职,在地方行政、司法和经济管理方面展现出卓越才能。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交游

家族成员

姓名 关系 备注
师逮 七世祖 家族迁居眉州杨武的先祖
师民瞻 从弟
师古 族人
师氏 女儿 范孝纯之妻
范孝纯 女婿 著名学者
晁公溯 女婿 为师骥撰写传记《师公传》

重要交游

姓名 关系/互动 备注
蔡京 反对/攻讦 师骥拒绝与权臣蔡京合作
晁公溯 传记作者 为师骥撰写传记《师公传》,并为“尽心堂”题记